-
校園踩踏事件引思考 大禍隱患常在細微處
2009/12/16 4:55:56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校園踩踏事件引思考 大禍隱患常在細微處湘鄉校園踩踏事件的發生引發了人們對校園安全的思考,就這一事件暴露出的問題 。
陸教授認為,湖南省政府和湘鄉市政府對此次事件的反應比較迅速及時,處理了相關負責人,安置并安撫了學生家屬。但是,更重要的是認真反思,杜絕此類悲劇再次發生。
她說,校園學生的安全需要學校、政府和家長三方面的共同努力:
首先,對于一些學校來講,存在許多客觀的安全隱患。比如,有些學校建設為了圖省事,把按規定設計的樓梯、樓道隨意弄窄;在可能發生安全問題的細節之處缺乏監管等。該事件中,若在遇大雨的情況下晚自習下課后,有老師來疏導,就有可能不會發生這種悲劇。踩踏雖然發生在一剎那,但是安全隱患卻存在不是一天兩天了。
學校日常管理中應該考慮到極端天氣、個別學生打鬧等因素引起的安全隱患,應該把工作做到細節中去。
其次,對于政府相關部門來講,監管責任不可落空。教育部門平時需要對學校的硬件方面進行監督檢查,對學校的日常管理等軟件方面也要經常進行評估、督促整改。說實話,這些年,教育部門和學校對學生的安全教育比較重視,比如交通安全、防范壞人等等。但是,這些安全教育往往主要強調“大安全”,而對細節上的“小安全”強調不夠。
此次踩踏事件中,很多學生并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行為可能令自己處于危險中,結果釀成大禍。可以說,小的行為品格與日常安全的聯系越來越緊密了。
此外,家長也要對孩子的安全負起責任,不能把孩子往學校一扔就什么也不管了。家長需要教給孩子更多的防御性安全知識,不但要讓孩子遠離有害物質,還要幫助孩子養成文明、規范行為習慣,讓孩子知道規范自己的舉止行為也是一種安全保障。
她建議,學生家長平時要注重對孩子做好三個方面的安全教育:首先是安全知識的灌輸,其次是安全技能的培訓,最后是培養孩子的安全意識和面臨危險時良好的心理素質。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上一篇:“國考”別成為信息公開的負面示范
- 下一篇:悲劇,還是源于責任心缺失 錯時下樓成空文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
- 鏈接與融合,2025首屆中國-東盟焙烤行業城市研討會在印尼雅加達成功舉辦!
- 前三季度我國工業經濟“成績單”暖意濃
- 200%、100%!“暖”經濟熱風勁吹 取暖家電、輕紡企業產銷兩旺
- 數字認證詹榜華:密碼助力構建新一代數字信任體系
- 氨燃料航運減碳面臨技術瓶頸,芬蘭伐德魯斯Vahterus無墊片板殼式換熱器實現降本與環保雙贏,加速行業低碳轉型
- 淡季不淡賞秋看景火熱 銀發族、年假族、新婚蜜月族錯峰出游感受別樣新體驗
- 航運故障預警新方案:Easy-Laser易樂 XT770 +孔對中功能全周期監測軸對中問題,守護航行安全
- 產學研融合高校科研“接地氣” 打破學科壁壘為畢業生開拓全新職業藍海
- 想象力智能中高考,平均一小時提一分
- 三季度全球AMOLED智能手機面板出貨量同比增長11.7% 維信諾排名全球前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