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鐵路行業有“夕”轉“朝”
2010/10/21 16:12:04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中國鐵路行業有“夕”轉“朝”目前中國80%的石油、85%的木材、60%的煤炭的運輸任務仍然由鐵路承擔。但長期以來,受運能瓶頸的限制,與國民經濟的快速增長相比,中國的鐵路行業發展相對滯后。近年來,中國的鐵路的投資規模迅速提升,技術和能力進一步升級,中國鐵路行業已經進入了快速發展時期,特別是在全球“低碳”、“綠色”等可持續發展要求下,鐵路作為能源效率高、低碳排放的運輸方式,重新得到包括我國在內的世界各國的重新重視,鐵路行業目前在全球范圍內已經由“夕陽行業”重新變成了朝陽行業,中國鐵路行業在此過程中更是創造著一個又一個奇跡,并深刻影響了全球鐵路行業的未來發展。
企業形象
1、中國鐵路行業長期受制于運能瓶頸
黨的十六大以來,鐵路運輸生產力快速發展,改革不斷深化,運輸效率和效益顯著提高。但我國鐵路運輸能力緊張問題仍然很突出,嚴重不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鐵路網規模的擴張嚴重滯后于國民經濟發展的速度。1978年至2009年,中國GDP由3,645億元增加到33.5萬億元,增長了92倍,年均增長15.7%。同期原煤增長了5倍,粗鋼增長了32倍,石油增長了80%,水泥增長了25倍,化肥增長了8倍。而相比之下,鐵路雖然也取得了長足進步,但相比發展相對滯后,同期全國鐵路營業里程從5.2萬公里增長到8.6萬公里,增幅65%,在客貨運輸市場所占份額也分別下降到了37%和31%左右。
過去相當長的時期我國的基礎設施建設向高速公路傾斜較大,許多煤炭、礦石等初級產品通過公路運輸,大量消耗石油這一高級能源,不僅增加了社會運輸成本,還加重了環境污染,造成了大量擁堵的現象,而鐵路則受能力限制無法進一步提高運量,最近發生的京藏大堵車就是最生動的案例。隨著鐵路運力的提升,未來鐵路運輸所占比重勢必將隨之較快提升。
2、大規模建設將基本緩解鐵路運能“瓶頸”問題
進入“十一五”以來,我國的鐵路固定資產投資開始進入快速增長階段,05、06年同比增速分別達到42%、52%,08、09年增速均超過60%,2009年總投資超過7,000億元。鐵路運營里程也由2007年的7.8萬公里提高到2009年末的8.6萬公里,我國鐵路建設步入跨越式發展的黃金階段。根據調整后的《中長期鐵路網規劃》,全國鐵路營業里程2012年底計劃達11萬公里以上,復線率和電化率分別達到50%和60%以上。我國 (0)(0)評論此篇文章其它評論發起話題相關資訊財訊論壇請輸入驗證碼
鐵路“瓶頸”制約狀況將得到有效緩解。
3、大規模客專建設,創造“中國速度”,釋放貨運能力
在鐵路固定資產投資中,客運專線投資是重中之重。到2009年底,客運專線完成投資7,876億元,建成投產10條客運專線共計3,459公里。未來幾年中國以“四縱四橫”為主的客專網絡將初步形成。目前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時速達350公里以上的高速客專已經投入了運營,不僅創造了讓世界震驚的“中國速度”,也獲得了很多國家的青睞。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上一篇:2010年9月全國水路貨物運輸量
- 下一篇:涂料市場細分趨勢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