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企在中國遭遇“逆風” 沃爾瑪如今好景不再
2015/1/4 15:33:40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最近一個周日的上午,雖然北京沃爾瑪望京店的農產品及肉食賣場內人頭攢動,但整個超市顧客寥寥。32歲的上班族王春杭正在這里買“少許”東西。“少許”是其中的關鍵詞,最近一個周日的上午,雖然北京沃爾瑪望京店的農產品及肉食賣場內人頭攢動,但整個超市顧客寥寥。32歲的上班族王春杭正在這里買“少許”東西。“少許”是其中的關鍵詞,且王每月只來一次。她說,與其他本土超市相比,該店還是“稍微有點貴”。她的大部分花銷都用于沃爾瑪的中國競爭對手:北京超市發連鎖店。
在快速發展的中國,從零售業到科技領域乃至消費品市場,外企的生意正越來越難做。原因何在?中資企業的競爭力與日俱增、中國經濟放緩、日益強烈的民族主義情緒使中國人懷疑外國競爭對手,而反腐運動的溢出效應也在影響外國人。
這并不是說“在華經商越發艱難”,咨詢公司綠點集團創始人丹尼爾·賴特說,而是中國正在消除外企曾享受的稅收減免等優惠待遇。他表示,如今的中國無非是一個更“正常”的經商場所。安可顧問公司大中華區主席麥健陸認同這種說法。“多年來,企業一直在說希望能與中資企業享受同等待遇。”他說。顯然,這種待遇并不令人愜意。
沃爾瑪即是例證之一。在美國以外設有6100家分店的沃爾瑪正在中國遭遇“逆風”。20年前初來乍到時,它曾在中國市場所向披靡。但如今好景不再:去年第三季度其在華銷售額下降0.8%,而上一季度僅增長1.1%。
而且,并不僅限于沃爾瑪,所有外企都在擔心,其中尤以與中國對手的競爭為甚,遑論普遍彌漫的冷淡氛圍。60%的在華企業向中國美國商會表示,它們感覺不如以前受歡迎。
然而,需要澄清的是,在華業務依然非常出色。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調查發現,去年83%的會員企業實現盈利,69%的企業在華利潤率高于其他國家或地區。誠然,僅有半數在華外企計劃向中國增加資源,但幾乎無人從中國撤資。
自中國領導人在兩年前開展反腐行動以來,更加嚴格的執法環境已蔓延至外企。但在另一方面,麥健陸表示,盡管中國的改革正迫使外企“乖乖聽話”,但也正向后者開放新的行業,例如醫療和清潔能源等。
對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而言,一個完全由外國人主導的模式很難說得過去。賴特表示,外國人至少需要更好地與熟悉語言及文化的企業管理者融洽相處。在他看來,去年夏天任命上海本地人段小纓為大中華區首席執行官的通用電氣,即是成功故事之一。與此同時,很多跨國企業必將更瘋狂地尋找合適的高管。但每當風向改變,總會有人受益。誰?賴特至少知道,在華獵頭公司很忙碌。
(來源:環球時報)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