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客搶占東莞樓市 臨深片區如何避免“睡城”
2016/2/26 8:43:47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2015年下半年以來,東莞房地產市場顯得有些“發燒”,不少深圳購房者前來置業,推動了全年商品房成交面積與成交金額雙雙破千億,數項成績刷新了房地產歷史紀錄,使得2015年下半年以來,東莞房地產市場顯得有些“發燒”,不少深圳購房者前來置業,推動了全年商品房成交面積與成交金額雙雙破千億,數項成績刷新了房地產歷史紀錄,使得東莞成為國內為數不多的千億級地級市。
一直在市場上奉行“買買買”的深圳購房者,已經買了東莞4萬套房子,深圳客所占比例也從2014年的16%增長到2015年的38%。
隨著深圳客的大量涌入,跨市購房熱潮屢次引發東莞社會各界的關注。東莞的服務配套能否跟上,臨深片區是否會變成“睡城”的憂慮情緒也在上升。2016年兩會期間,“睡城”再次成為政協委員和人大代表關注的焦點之一,代表、委員認為,應該在推進莞深一體化建設的同時,加快提升公共服務配套,如此才能將最寶貴的人才留在東莞,避免成為“睡城”的命運。
深圳客入莞引發購房熱
隨著珠三角一體化的推進,深莞惠融合已是大勢所趨,深圳客來莞置業成了眾多人的選擇。尤其是“330”新政出臺后,深圳樓市持續“高燒”,房價迅速飆漲,其中前海等多個熱點區域房價更是漲40%。在此環境下,深圳部分新房開發商捂盤惜售,伺機漲價,連二手房市場也在波瀾不斷,眾多業主坐地起價,甚至出現反價的現象。相較之下,東莞的房價僅是深圳的六分之一,還處于價格的洼地,自然眾多深圳人帶著資金來到東莞購買房子。東莞中原地產提供的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深圳客所購房屋占全市房屋交易總額比例高達五成。按照目前臨深片區樓盤銷售狀況來看,來自深圳的客戶占了六七成。
為了搶奪深圳客這塊肥沃的市場,東莞鄰近深圳的各鎮區樓盤加入了激烈的市場爭奪戰,這些鎮區包括鳳崗、塘廈、松山湖、黃江等。
對于這種現象,來自石排的人大代表翟耀明指出,深圳的房價動輒六七萬元每平方米,很多白領在深圳奮斗了10年,卻買不起房子,就這樣,深圳的高房價與高生活成本對高素質人才形成了明顯沖擊,很多人才被迫“逃離”深圳。
相對而言,東莞的房價雖然經過去半年時間的上漲,但還是剛邁過“萬元大關”,相對低洼的房價對深圳客仍有著不小的誘惑。
購房熱潮暗含“睡城”隱憂
按照施工進展,在今年下半年至明年上半年,深圳客在去年買的房子集中交樓。在深圳客“瘋狂”的熱潮背后,東莞的房價節節攀升,而相應的服務配套并未及時跟上,部分小區的“睡城”憂慮情緒在暗暗上升,尤其是臨深片區首當其沖。東莞中原地產市場研究總監車德銳直言,目前,東莞已有“睡城”的跡象。
所謂“睡城”,主要指大城市周邊的大型社區或居民點,這些人口相對集中的區域,由于缺乏如衣食住行、商業休閑、教育娛樂等區域功能的城市配套,人口雖大量入住,但也就是局限于晚上回家睡覺,白天照樣開車或者乘車往市中心趕著上班。
這并不是一種良好的發展跡象。在2016年東莞兩會分組討論會上,東莞市人大代表、鳳崗鎮委書記朱國和就用“房地產業是一個誘惑的陷阱”來形容目前鳳崗的現狀。他認為,去年鳳崗的房地產市場可以用紅紅火火來形容,但高房價也給鳳崗城市發展背上了包袱。
“對于鳳崗蓬勃發展的房地產市場,我本人看法是喜憂參半。”朱國和指出,喜是因為當前紅紅火火的房地產市場給鳳崗鎮的GDP和財政收入帶來了很大的提升;憂的是房地產收入占GDP的比重較大,不利于經濟健康發展。
同是處于臨深片區的塘廈鎮也存在同樣的“隱憂”。目前,塘廈商品房的均價在每平方米1.5萬元左右。隨著贛深高鐵在塘廈設站的消息基本確定,塘廈對內進一步優化公共交通規劃,對外加大與東南組團、周邊城市之間路網規劃的對接力度,打造“大交通”網絡的規劃出臺后,塘廈地理交通優勢進一步突出。這也引發了部分人群對塘廈房價進一步上漲的猜測,同時引發塘廈是否成為“睡城”的擔憂。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