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讓種糧農民拿到更多“真金白銀”
2022/3/14 10:49:36 來源:廣州日報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一份補貼“大禮包”正在派送至種糧農民手中。近日,中央財政下達資金200億元,再次對實際種糧農民發放一次性補貼,緩解農資價格上漲帶來的種糧增支影響,穩定農民收入,調動農民種糧一份補貼“大禮包”正在派送至種糧農民手中。近日,中央財政下達資金200億元,再次對實際種糧農民發放一次性補貼,緩解農資價格上漲帶來的種糧增支影響,穩定農民收入,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
悠悠萬事,吃飯為大。今年剛剛公布的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指出,要全力抓好糧食生產和重要農產品供給,其中強調要“合理保障農民種糧收益”,并對各項補貼政策均作了細致要求。
吃糧不忘種糧人,農民是我們每一個人的衣食父母。我國能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資源,養育世界近1/5的人口,靠的正是無數辛勤勞作的農民。而在強調“中國飯碗”主要裝中國糧的眼下,更離不開種糧農民。為此,保障好農民的切身利益,理所當然。特別是今年以來,受國內外多方面因素影響,農資價格出現明顯浮動,對農民種糧收益產生一定的影響。而中央財政在財政收支形勢面臨緊平衡的壓力下,又一次性拿出200億元的補貼資金,這份“真金白銀”顯得沉甸甸,且誠意滿滿,更是一項惠農耕、保民生的務實之舉。
做到精準發放、精準管理,讓“真金白銀”落到實處。此次政策雖然延續2021年相關政策,但相關細節仍要結合實際情況進一步完善。各地要聚焦實際種糧農民,加強組織領導,完善發放機制,強化資金監管。同時,做好政策宣傳,快速發放補貼,切實提高種糧農民的獲得感。此外,要依法依規公開補貼信息,切實加強資金監管,相關職能部門應督促指導地方做好補貼發放工作,盡快將補貼發放到實際種糧農民手中。
不讓“衣食父母”為衣食發愁,更要進一步健全農民種糧收益保障機制。從當年4億人吃不飽到今天14億多人吃得好,這一轉變有力地回答了當時“誰來養活中國”的問題�,F如今,這一問題應變成“如何讓養活了中國的農民,活得更好?”不可否認的是,部分農民依然存在“種糧不劃算”的看法。同時,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種糧補貼占農民收入比重并不高。對此,正如中國農業科學院原黨組書記陳萌山建議,除了要加大對種糧農民的政策扶持、提高收購價外,還要建立技術補貼制度,加大符合國際規則的轉移性補貼力度。簡單來說,要將錢花在提高生產技術上,突破當前的糧食生產瓶頸,全面提高糧食生產效率,讓農民多獲利、多得利,從而充分激發農民種糧積極性。
�。愇慕埽�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