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半年21發展指數10.25%走低 投資乏力
2014/7/30 17:54:27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上半年21發展指數10.25%走低 投資乏力根據21指數課題組測算,今年上半年21發展指數為10.25%,比去年全年下降了2個百分點,比2012年全年下降了4個百分點以上。
21發展指數由全社會貨運量、工業用電、新開工項目計劃投資,以及廣義貨幣的增速,分別按照25%、20%、25%、30%的權重,進行加權而成,用于反映整體經濟走勢。
根據國家統計部門及相關部委發布的最新核算數據(截至2014年7月28日),本次發布的21發展指數以及單項指標進行了相應修訂和補充,以最新發布數字為準。
從單月指數看,今年6月的21發展指數大幅回升,達到11.77%,是今年以來的最高,但仍大幅低于去年6月的20.08%。
盤點21發展指數單項指標,2012年以來,全社會貨運量整體呈現下降態勢,全國工業用電量以及廣義貨幣相對穩定,波動較大的是新開工項目計劃投資。今年上半年新開工項目計劃投資增速為13.6%,低于去年同期的15.1%,相比2012年全年該指標28.6%的增速,兩年來這一指標增速已經折半。
這顯示與2012年相比,經濟最明顯的變化是投資不足。盡管與民生有關的一些投資仍然需求很大,但是民間投資進入謹慎。因此,進一步搞活民間投資將是今后一段時間最主要的課題。
上半年21發展指數低位徘徊
根據21指數課題組測算,今年1-6月的21發展指數為10.25%,其中,6月單月的指數為11.77%,兩項數據較去年同期都有所下降。
分季度來看,今年二季度的21發展指數為10.32%,相比一季度的10.2%微升,但是比去年第四季度的12.05%要低。參照2012年以來的分季度數據,今年前兩個季度的21發展指數顯示經濟處于近兩年半來的低位。
從分項指標看,21發展指數下行,主要與全社會貨運,新開工項目計劃投資下降有關。
比如從全社會貨運量來看,2011年全社會貨運量增速為13.7%(2010年為13.4%),到了2012、2013年,增速分別為11.7%、10%,今年上半年增速僅為7.5%。也就是說,從2011年至今,全社會貨運量增速已經下降了40%以上。
同樣,新開工項目計劃投資降幅也較為明顯。2011年新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比上年增長22.5%,2012年全年其增速為28.6%,到2013年增速下降為15.7%,今年上半年為13.6%,顯示新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增速已經跌去一半以上。
上述兩項指標增速大幅減緩顯示目前中國工業和建筑業發展放慢,建筑業放慢的背后是房地產投資放慢。
可供對照的是,今年上半年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212770億元,同比名義增長17.3%(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6.3%),比2013年全年19.6%的增速,以及2012年20.7%的增速繼續回落。而在2009、2010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曾一度高達30%、23.8%。
隨著“四縱四橫”高鐵網絡、機場等大型基礎設施建設陸續完工,投資高增長周期已結束。
如果從單月看,6月的21發展指數創今年新高,達到11.77%,比1-2月高約1個百分點。這一變化仍與新開工項目計劃投資加快有關。6月份全國新開工項目計劃投資增長15.95%,投資額71720億元,比5月增加70%以上。這也顯示,目前投資仍是決定經濟增速的最主要因素。
鐵路、水利、環保投資將加快
展望今年下半年,鐵路、水利、公路、環保等方面的投資有望繼續增加,主要用于彌補民生短板。
今年1-6月鐵路運輸業投資2045億元,同比增長14.2%。由于全年投資目標為1萬億元以上,按此看,今年下半年鐵路運輸業投資還有8000億以上的投資任務要完成,因此下半年投資穩增長仍有保障。
盡管未來新增高鐵項目的空間不會太大,但是各地建設的城際鐵路仍會推動投資增長。此外,貨運鐵路也是有利可圖的建設項目,僅僅一個內蒙古到華中的鐵路就有2000億元投資。
與此同時,地方拋出大批吸引社會投資的示范項目。近期陸續有10余省市密集推出千億項目清單,吸引社會資本進入,其中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均占較大比例。7月20日,湖北省發改委發布首批95個鼓勵社會投資的項目目錄,估算總投資2834億元,項目涵蓋交通基礎設施、清潔能源等7個領域。
除了拿出項目,激活民間投資還在于各級政府推進改革的進度和力度。比如無人機航拍,已經形成了龐大的數千億的產業,但是民資能否進入這一行業發展,是一個巨大問號,與通用航空市場類似,這一領域尚未向民資放開。
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實行統一的市場準入制度,在制定負面清單基礎上,各類市場主體可依法平等進入清單之外領域;探索對外商投資實行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的管理模式;推進工商注冊制度便利化,削減資質認定項目,由先證后照改為先照后證,把注冊資本實繳登記制逐步改為認繳登記制;推進國內貿易流通體制改革,建設法治化營商環境。
截至目前,工商注冊登記改革已經取得了巨大成效,今年1月-6月,全國新登記注冊市場主體593.95萬戶,比上年同期增加85.03萬戶,增長16.71%,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8.41個百分點;注冊資本(金)9.3萬億元,同比增加3.97萬億元,增長74.51%。其他領域的改革則有待進一步觀察。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