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信部將出臺產業轉型新政提升數字基建
2020/3/26 11:09:55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疫情防控期間,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應用需求爆炸性增長,眾多的行業和領域成為新技術的重要試驗場。3月25日,北京商報從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已有疫情防控期間,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應用需求爆炸性增長,眾多的行業和領域成為新技術的重要試驗場。3月25日,北京商報從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已有20余款人工智能系統應用在湖北武漢等抗疫一線以及全國數百家醫院,服務人群包括疑似病例和就診病例,達到數十萬人次。
“下一步,我們將進一步鞏固這些創新的成果,制定出臺相關產業的數字化轉型政策,加快數字化轉型的步伐,為經濟發展注入新的動能。”工信部新聞發言人、信息技術發展司司長謝少鋒在會上透露。
具體而言,一方面將加大數字新基建的建設力度,充分發揮5G、數據中心、工業互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的頭雁效應。
謝少鋒表示,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是支撐未來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型基礎設施的重心和基礎。他重點介紹了兩個方面:一是在基礎軟硬件方面,我們將實施國家軟件重大工程,集中力量解決關鍵軟件的“卡脖子”問題,著力推動工業技術的軟件化,加快推廣軟件定義網絡的應用。二是在云計算方面,我們將提升云平臺基礎設施的能力,完善計算、存儲、網絡、安全防護等云服務,深入推動中小企業上云,促進大型企業、政府機構、金融機構更多的信息系統向云平臺遷移。
“目前來講,截止到去年底,我國5G基站已有13萬個,今年還要進一步加大建設力度。”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局長韓夏進一步指出,將推動基礎電信企業以5G獨立組網為目標,加快推進主要城市的網絡建設,并且向有條件的重點縣、鎮逐步延伸覆蓋,鼓勵地方政府加大政策支持,做好5G的站址資源、用電和頻率等保障,對于支持力度大的地區,基礎電信企業還要加大投資,優先開展5G建設。
同時,工信部方面還將加強系統的布局,組織實施制造業數字化轉型行動計劃,制定推廣新一代信息技術發展應用關鍵急需的標準,推動企業上云、用云,全面深化研發、生產、經營、管理、服務等環節的數字化應用,培育數據驅動型企業。并通過打造系統化多層次的工業互聯網平臺體系,促進大中小微企業融通發展,提升整個產業的整體競爭力。
韓夏介紹,在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當中,加快工業互聯網、5G、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是兼顧短期有需求和長期有效供給的重要選擇,工業互聯網作為新型基礎設施的重要領域,既有巨大的投資需求,又能撬動龐大的消費市場。
日前,工信部印發了《關于推動工業互聯網加快發展的通知》,從六個方面出臺了20項舉措,以推動工業互聯網發展。據中國信通院最新預測,2019年我國工業互聯網產業的經濟增加值規模是2.13萬億元,預計到2020年將達到3.1萬億元。
據了解,未來工信部方面將著手從三個方面入手推動在疫情防控中催生出的新型消費、升級型消費,加快成長和培育經濟新動能:一是優化政策環境,針對受疫情影響較大的行業和領域推動加大稅收金融的支持力度,助力企業渡過難關;二是采取包容審慎態度,培養各類新模式和新業態,穩定市場預期,促進行業的健康發展;三是探索建設新型信息消費的體驗中心,推動傳統商業體轉型升級,打造線上線下融合的消費載體,利用信息技術突出地方特色,完善消費業態。
此外,韓夏還透露,在境外的疫情形勢越加嚴峻的時候,3月6日起工信部在“通信大數據行程卡”上上線了境外到訪地的查詢功能,可以對手機用戶前14天到訪的境外國家或者地區的信息進行查驗。
韓夏表示,在通信大數據分析使用當中,注意個人信息保護的問題,也依據個人信息保護的有關法律法規,嚴格落實數據的安全和個人信息保護的相關措施,按照最小化的原則來收集數據,并且在數據的流轉、使用等各個環節對數據都進行脫敏處理,嚴格落實隱私保護的要求,而且還設計了數據防攻擊、防泄露、防竊取等安全技術手段,確保相關的數據安全。截止到目前,通信大數據的分析還沒有出現個人信息泄露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