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推動甘肅經濟高質量發展
2021/2/10 14:38:14 來源:中國環境報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以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推動甘肅經濟高質量發展“十三五”期間,甘肅省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對甘肅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為指引,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以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推動甘肅經濟高質量發展
“十三五”期間,甘肅省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對甘肅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為指引,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和生態環境部指導支持下,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堅決打贏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9項生態環境保護約束性指標和污染防治攻堅戰階段性目標任務全面完成。
2021年是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開局起步之年。面對錯綜復雜的國際國內環境和嚴峻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既要嚴格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主動服務“六穩”“六保”,協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又要搶抓機遇、找準定位,立足省情實際,推動實施生態立省戰略,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持續鞏固改善生態環境質量,推進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確保“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開好局、起好步,以優異成績迎接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
科學謀劃“十四五”,筑牢國家西部生態安全屏障
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深刻領會把握“十四五”期間“生態文明建設實現新進步”核心要義和部署要求,科學謀劃編制“十四五”規劃,為有序推進甘肅省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提供引領。堅持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方向,牢牢把握“實現減污降碳協同效應”總要求,堅持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圍繞祁連山生態環境保護、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蘭州大氣污染系統深度治理重點任務,方向不變、力度不減,拓寬廣度、延伸深度,更加突出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統籌推進常態化疫情防控、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大力推動形成綠色生產和生活方式,持續推進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筑牢國家西部生態安全屏障。
面對當前形勢,要堅持穩就是快,穩就是進,穩扎穩打,防止生態環境保護“開倒車”“走回頭路”。在鞏固已有工作成果的基礎上,“十四五”將在全面實施PM2.5與臭氧協同控制、統籌水資源利用、水生態保護和水環境治理、全面實施以排污許可制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監管制度、進一步推廣應用“三線一單”制度成果、加快謀劃實施碳排放達峰行動和加快碳市場建設等重點領域工作方面取得新突破。
擔好上游責任,做好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污染防治
甘肅地處黃河上游,更需擔好上游責任,充分發揮生態環境保護對經濟發展的優化調整作用,加快推動綠色低碳發展,以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促進黃河流域高水平發展,使黃河流域成為甘肅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主戰場、引領經濟高質量發展主力軍。
立足將黃河打造成幸福河的目標,系統謀劃黃河流域污染防治新篇章。研究制定甘肅省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污染防治基本思路、污染防治實施方案,在全國范圍內較早啟動黃河流域生態環境及污染現狀調查工作,完成黃河流域4 個水系36 條重要干支流八大類22 小類排污口排查工作。初步建成黃河流域生態環境基礎數據庫和成果展示系統,形成“2 + 4”成果報告(《工作報告》《技術報告》《水資源調查報告》《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狀況調查報告》《生態環境現狀調查評估報告》《環境風險調查評估報告》),被生態環境部列為黃河流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3個試點省份之一。組織編制《甘肅省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環境保護與污染治理專項實施方案》,積極謀劃黃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及污染治理重點工程項目。
履行好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污染防治專責組職責,按照《甘肅省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認真謀劃黃河流域污染防治工作,制定出臺甘肅省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環境保護與污染治理專項實施方案。聚焦黃河流域突出生態環境問題和生態環境領域基礎設施短板弱項,謀劃實施一批生態保護、污染防治、能力建設等重大項目。持續推進黃河流域工業、農業、生活等重點領域污染防治,開展生態脆弱河流治理與修復,探索建立黃河流域上下游橫向生態補償機制。
緊盯重點難點,推動污染防治攻堅戰取得新成效
“十三五”期間,甘肅生態環境系統突出工作重點,加快補齊短板弱項,污染防治攻堅戰階段性目標任務順利完成。在打贏藍天保衛戰方面,緊盯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地區,堅持優化調整四大結構,深入治理工業、燃煤、機動車、揚塵四類污染源,全面開展“散亂污”企業綜合整治、工業窯爐綜合治理、柴油貨車污染治理、大氣污染“冬防”攻堅四大行動。
在打好碧水保衛戰方面,立足水污染治理、水資源節約、水生態保護,圍繞“保好水、治差水”,扎實推進水源地保護、城市黑臭水體治理和重點流域綜合治理。全面完成縣級及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專項行動整治任務,18 條地級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均完成整治并達到“無黑臭”等級。在推進凈土保衛戰方面,突出重點區域、行業和污染物,有效防控農用地和建設用地土壤環境風險,完成全省耕地質量類別劃分,實施農用地分類管理,安全利用受污染耕地6.71 萬畝、嚴格管控受污染耕地1.53 萬畝,建成全省土壤環境監測網絡,實現所有縣市區全覆蓋。2020 年底,甘肅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98.94%,污染地塊安全利用率100%。
堅持突出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圍繞“提氣、降碳、強生態,治水、固土、防風險”,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解決好群眾身邊的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精準治污要做到問題、時間、區域、對象、措施“五個精準”;科學治污要遵循客觀規律,強化對環境問題成因機理及時空和內在演變規律研究,切實提高工作的科學性、系統性和有效性;依法治污要堅持依法行政、依法推進、依法保護,以法律的武器治理環境污染,用法治的力量保護生態環境。
協同推進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和經濟高質量發展
全面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牢固樹立大局意識和服務意識,積極推動生態環境保護要求融入經濟社會發展決策全過程,努力實現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雙贏。
2015年以來,甘肅先后投入環保專項資金65.29億元,用于支持重點污染治理項目、環境監管能力建設等工作。認真落實國家產業政策,堅持綠色發展導向,嚴把環評審批關,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建立重點項目對接推進制度、難點項目集中督辦制度、項目受理倒計時制度,提前介入,主動服務,推動省列重大項目順利落地。配合設立節能環保產業發展基金,爭取支持,夯實基礎。
聚焦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2035年和2050 年總體目標,加快形成與治理任務、治理需求相適應的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完善生態文明領域統籌協調機制,加快構建現代環境治理體系,形成導向清晰、決策科學、執行有力、激勵有效、多元參與、良性互動的大環保格局,實現從“要我環保”到“我要環保”的根本轉變。不斷優化生態環境監管體制機制,提升生態環境執法、監測、信息、科研、人才隊伍等能力水平。
深入推進生態文明體制改革,不斷健全完善體制機制,生態環境監管服務能力明顯提升。先后制定《甘肅省大氣污染防治條例》《甘肅省水污染防治條例》等,基本形成覆蓋主要環境要素的地方法規體系。推動落實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出臺損害調查等6項配套制度,就14起生態環境案件開展損害賠償。全力推進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及信息化平臺建設,初步建成天空地一體生態環境監測網絡。
貫徹落實國家和甘肅省關于構建現代環境治理體系的相關要求,推動形成黨委領導、政府主導、企業主體、社會組織和公眾共同參與的現代環境治理體系。強化省級有關部門和單位生態環境保護責任落實,督促指導市州制定落實生態環境保護責任清單。健全領導責任體系,提升擔當履職能力;健全企業責任體系,提升治污水平;健全執法監管體系,提升服務保障水平;健全法規政策體系,提高依法治理能力;健全市場服務體系,提升配置調節能力;健全全民行動體系,提升參與共治能力。
作者楊 建武 系甘肅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書記、廳長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