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銅川市出臺加快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若干措施
2021/3/27 15:09:56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日前,我市出臺《關于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稱為《若干措施》),《若干措施》共分為7大類33項,涵蓋健全中醫藥服務體系、發揮中醫藥在健康服務中的獨特作用、日前,我市出臺《關于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稱為《若干措施》),《若干措施》共分為7大類33項,涵蓋健全中醫藥服務體系、發揮中醫藥在健康服務中的獨特作用、推動中藥產業高質量發展、加強中醫藥人才隊伍建設、推動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促進中醫藥文化傳播與開放發展、保障措施等內容,《若干措施》的出臺,對優化我市產業結構、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加快全市中醫藥產業傳承創新發展提供了政策支持。
《若干措施》指出,通過建設區域中醫醫療中心,加強醫療聯合體建設,壯大基層中醫藥隊伍,鼓勵社會力量辦中醫,加快信息化支撐服務體系建設等方面,進一步健全中醫藥服務體系。構建起以公立中醫醫院為龍頭、其他醫療機構孫思邈中醫堂為基礎、民營中醫專科專病醫院(門診部、診所)為補充,融預防保健、疾病治療和康復于一體的中醫藥服務體系。到2022年,實現市、區縣、鄉鎮、社區、村孫思邈中醫堂全覆蓋,打造示范孫思邈中醫堂30家。建成具有示范帶動作用的中醫醫療集團1個、縣級中醫醫共體3個和?茖2÷撁5個?h級中醫醫院中醫類別執業醫師不低于60%,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應有1-2名中醫類別執業(助理)醫師。建成以中醫骨傷、針灸、乳腺、肛腸等為特色的社會辦中醫醫療機構10家。到2025年,打造示范孫思邈中醫堂50家。建成縣級中醫醫共體4個和?茖2÷撁10個?h級中醫醫院中醫類別執業醫師不低于70%,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應有3-5名中醫類別執業(助理)醫師。建成社會辦中醫醫療機構20家。
通過升級“治未病”健康工程、彰顯中醫藥特色優勢,提升中醫藥特色康復能力,加強孫思邈中醫堂內涵建設等,進一步發揮中醫藥在健康服務中的獨特作用。到2022年,100%的中醫醫院設置治未病科室。創建1個國家區域中醫(專科)診療中心,1-2個重大病種中西醫臨床協作重點科室。85%的中醫醫院設置康復科,創建1個省級中醫特色康復示范中心。到2025年,100%的中醫醫院設置康復科,創建3-5個重大病種中西醫臨床協作重點科室。
通過推動中藥材種養殖規范化規模化、加強中藥材質量控制、促進中藥加工制造業做大做強、加快建設中醫藥示范園區、提升中藥飲片和中成藥質量、進一步完善投融資體系等,進一步推動全市中藥產業高質量發展。到2022年,中藥材種植面積穩定在30萬畝,打造1個省級中藥材種植(養殖)示范區縣。建成1個省級中藥材生態種植(養殖)示范基地,建成5個“定制藥園”。中醫藥大健康及關聯企業發展到60家。中醫藥上市企業達3家。到2025年,中藥材種植面積穩定在50萬畝。建成10個“定制藥園”。中醫藥大健康及關聯企業發展到100家。中醫藥上市企業達5家。
《若干措施》還要求,從改革人才培養模式、培育中醫藥拔尖人才、推進中醫藥師承教育、健全人才評價激勵機制等方面加強中醫藥人才隊伍建設;從爭創全國中醫藥綜合改革試驗區、挖掘傳承中醫藥精華精髓、加快推進中醫藥科研創新、挖掘利用中醫藥健康旅游資源、積極開展中醫藥自由貿易活動等方面推動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從辦好中國孫思邈中醫藥文化節,開展藥王孫思邈文化創作,加強中醫藥文化宣傳陣地建設,建設藥王山中醫藥產業融合發展核心區、加快藥王山景區提升,實施中醫藥文化科普行動,加強中醫藥對外合作交流等方面,進一步促進中醫藥文化傳播與開放發展。
《若干措施》還從加強組織領導、完善投入機制、完善醫保政策等方面就中醫藥產業傳承創新發展的保障措施進行了進一步明確。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