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能船舶標準體系建設指南》二次征求意見即將出臺
2021/4/4 15:09:56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如今,在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技術愈發成熟與普及的情況下,全球各領域智能化變革正不斷加速。其中對于交通領域來說,汽車、船舶、飛機等交通工具的智能化轉型,以及道路、路燈、樞紐等如今,在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技術愈發成熟與普及的情況下,全球各領域智能化變革正不斷加速。其中對于交通領域來說,汽車、船舶、飛機等交通工具的智能化轉型,以及道路、路燈、樞紐等基礎設施的智能化改造,已日漸成為發展的兩大重點方向。
現階段,我國船舶工業面臨著產業機構調整、新舊動能轉型、強大國際競爭等多重挑戰,而為順應時代發展需要,唯有推動智能船舶建設。截至目前,依靠政策與市場的雙重作用,我國智能船舶產業及技術初步取得成果,下一步是推進標準規范化建設。
基于此,自2018年以來,我國相繼出臺了多部推動智能船舶建設的政策法規。其中包括《智能船舶發展行動計劃(2019-2021年)》和《智能航運發展指導意見》。兩步法規明確提出,要建立智能船舶標準體系,并研究制定智能船舶規范和標準體系建設指南。
2020年,工信部聯合國家標準委、交通運輸部以及相關單位、院校、科研機構也是研究編制出了這樣一份指南——《智能船舶標準體系建設指南》,在經過一輪意見公開征集之后,近日該指南也是迎來第二輪意見征集。接下來,我們不妨一起來看看。
與第一版意見征求稿相同,《指南》最開始還是提出四大發展原則,只是內容有所不同。新原則要求,發展需對標先進,國際接軌;體系完整,急用先行;創新引領,跨界融合;同時開放包容,動態更新。在原有原則上更加強調體系、創新與包容、合作。
接下來,新版指南調整了具體發展目標。仍分兩步走:到2022年,初步建立標準體系,制定30項以上國家和行業標準,研究提交5項國際標準立項草案。到2025年,建成較為完善的標準體系和標準協調配套,行業發展達到國際先進造船國家同等水平。
此外,新版指南修改了原有標準體系框架,將第一版的三層架構細化為七個部分,分別為基礎共性、關鍵技術應用、智能船舶設計、智能船再細談及設備、智能船舶測試與驗證、岸基服務、運營管理。其中前四部分和后三部分分別為兩階段不同建設重點。
最后,新版指南還在實際落實方面做出要求。一是要加強組織協調與落實,有序開展標準體系建設工作;二是加快標準研制與驗證,提升標準適用水平;三是推動標準貫徹與實施,加強標準培訓與宣貫;四是強化國際交流與合作;五是堅持動態更新與完善。
總而言之,我國作為世界上主要造船大國,船舶工業早已是國家支柱產業。指南的完善與出臺,將對我國傳統船舶產業轉型升級,以及智能船舶加速發展,提供重要驅動力。并有利于國內智能船舶產業行穩致遠,實現可持續發展。我們對此應該予以期待!
- 上一篇:山東十部門出臺措施破解中藥質量難題
- 下一篇:西安出臺新政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