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什么要開展生態系統服務價值評估
2021/8/4 14:38:15 來源:中國環境報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生物多樣性下降和生態系統服務功能退化,是當今世界面臨的主要環境危機之一。黨的十八大提出要把資源消耗、生態效益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評價體系,建立體現生態文明要求的目標體系、考生物多樣性下降和生態系統服務功能退化,是當今世界面臨的主要環境危機之一。
黨的十八大提出要把資源消耗、生態效益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評價體系,建立體現生態文明要求的目標體系、考核辦法、獎懲機制;建立反映市場供求和資源稀缺程度、體現生態價值和代際補償的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和生態補償制度。黨的十九大進一步提出建立市場化、多元化生態補償機制;設立國有自然資源資產管理和自然生態監管機構的戰略任務。頂層設計確定了生物多樣性經濟價值的評估在經濟發展和生態環保決策中的地位。
中國陸地廣袤、海洋遼闊,形成了豐富多彩的生態系統,包括森林、草原、濕地、海洋、荒漠、城市、農田等世界上幾乎所有生態系統類型。生態系統是生命支持系統,它為人類提供食物、醫藥及其他生產生活原料,創造并維系人類生存所必須的環境,是人類社會進步和發展的基礎。同時,生態系統還為人類提供休閑、娛樂及美學享受等服務。
聯合國千年生態系統評估將生態系統服務定義為人類從生態系統中獲取的惠益,包括供給服務、調節服務、文化服務和支持服務四大類。供給服務是指從生態系統中獲取的產品,如食物、木材、藥材、纖維、淡水、燃料等。調節服務是指從生態系統調節過程中獲取的效益,如水源涵養、土壤保持、防風固沙、凈化污染、減輕災害、固碳、釋氧等服務。文化服務是指人類通過精神充實、感知發展、娛樂、審美等方式從生態系統中獲取的非物質效益。支持服務則是支撐上述三類服務的服務。
生態系統服務與人類存在著動態的相互作用關系,一方面人們努力提高生產和生活水平,可能會促使對生態系統產生過度利用,進而導致生態系統結構發生變化和服務能力下降;另一方面,人們對美好環境的向往和對可持續發展目標的追求,需要保護和恢復生態系統及其服務能力。為了科學地理解生態系統保護和利用之間的矛盾,最好的途徑是量化生態系統服務,從而使決策者和公眾能夠清晰地看到一個健康生態系統為人類提供的巨大服務,以及一個受損的生態系統所帶來的巨大損失。
生態系統服務價值評估可以提高人們的生物多樣性保護意識和對“自然資源有價”的認識,進而重視生物多樣性保護與可持續利用,促進將自然資源納入國民經濟核算體系,糾正當前一些地方“唯GDP論”的錯誤導向,推動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目前各級政府都在積極開展生態系統服務價值評估工作。這是推動各地生態文明建設進程、落實黨和國家相關戰略任務和優先行動的具體行動。
根據評估結果,可展示不同區域生態系統的重要性,確定和優化生物多樣性保護區域,指導編制各類功能區劃、生物多樣性與自然資源保護和利用規劃;為制定政府生物多樣性保護和可持續利用戰略與行動計劃提供依據;也是推動各級政府實施生物多樣性保護戰略行動計劃的一個具體行動和依據。
通過評估,還可以使政府決策者掌握自己的家底,提升決策的科學性、針對性、準確性和可行性,為完善生態文明制度建設以及相關考核以及將生物多樣性納入部門或領導干部政績考核、領導干部離任審計等提供依據。同時也可為政府自然資產負債表的編制、生態補償政策的制定與實施、自然資源有償使用和惠益分享等提供依據。 杜樂山 張風春
- 上一篇:2025年全國體育產業規模將達到5萬億
- 下一篇:以生態環境科技創新促進高質量發展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