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稅“核爆”將對全球科技產業產生什么影響?中國信息通信業如何應對?
2025/4/16 9:05:46 來源:人民郵電報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北京時間4月3日 ·美國發布行政令對貿易伙伴征收“對等關稅” ·中國外交部回應美所謂“對等關稅”:堅決反對,將堅定維護自身正當利益 ·多國政要發聲反對 4月7日北京時間4月3日
·美國發布行政令對貿易伙伴征收“對等關稅”
·中國外交部回應美所謂“對等關稅”:堅決反對,將堅定維護自身正當利益
·多國政要發聲反對
4月7日
·美國“自殘式”關稅血洗美股,蘋果公司等科技股大跌
4月8日
·美國威脅進一步對中國加征50%關稅,中國對此堅決反對
4月9日
·中國外交部回應美國對中國征收104%關稅:將繼續采取堅決有力的措施
·中國將護盾人工智能公司等6家美國企業列入不可靠實體清單
·歐盟投票通過對美國征收25%關稅反制措施
·美國宣布將對中國稅率進一步增長至125%
4月10日
·美國威脅談不成就恢復高關稅
·非盟回應:美國關稅政策嚴重沖擊非洲國家
·拉美各界反對美國所謂“對等關稅”
4月11日
·美股大型科技股集體下挫
·美國稱對中國關稅達145%,中國外交部回應:不愿打,但也不怕打
·中國宣布對原產于美國的進口商品加征關稅稅率提高至125%
近日,一場由美國無端挑起的關稅“核爆”引發全球震蕩。美國宣布對所有貿易伙伴實施“對等關稅”政策,遭到各國譴責和反對。4月9日,美國宣布將對中國稅率進一步增長至125%;對除中國以外的部分國家,美國將暫停當日午夜生效的“對等關稅”90天,但仍保留征收10%通用關稅。4月10日,美國稱,如果各國不能與其達成協議,將改變對特定國家暫緩90天“對等關稅”的做法,并將關稅恢復到更高水平。4月11日,美國稱對中國關稅達145%。
短短幾天時間,科技行業市場反復震動,全球股市情緒緊繃。美國宣布“對等關稅”之后,全球股市暴跌,上演“黑色星期一”,特斯拉、蘋果市值蒸發超萬億美元。4月10日,美股大型科技股繼續集體下挫,特斯拉跌超7%,Meta跌超6%,英偉達、亞馬遜跌超5%,蘋果跌超4%;芯片股走低,美光科技跌超10%,英特爾跌超7%。為規避新關稅,蘋果公司在3天內緊急從中國和印度安排了5架滿載iPhone與其他產品的貨機飛往美國。
對美國濫施關稅行為,中國態度堅決:談,大門敞開;打,奉陪到底。目前,這場“關稅戰”還在繼續,站在全球科技行業合作創新越發緊密、開放胸懷更加寬闊的節點,美國的系列舉措將對全球科技產業帶來哪些影響?中國信息通信業如何應對?
全球ICT市場或加速分裂割據
“美國一系列關稅舉措給全球IT市場帶來了嚴重的不穩定性,如果關稅繼續實施并升級,引發多國反制措施,或將導致全球經濟衰退!毖芯繖C構IDC的分析師表示,此舉可能導致2008年-2009年金融危機以來最嚴重的經濟危機。新的關稅政策將讓美國技術價格產生通脹,并對供應鏈造成重大破壞。短期來看,關稅對電子設備的影響最為直接;長期來看,云計算、存儲和網絡硬件等行業也將受到影響。此外,關稅對軟件和服務也有間接的負面影響,相關服務提供商將承擔更多開發和產品交付成本。
“美國增加關稅將引發全球ICT市場的連鎖反應!北本┼]電大學教授、智庫中心主任陳巖在接受《人民郵電》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首先,全球供應鏈加劇分裂!癐CT供應鏈高度全球化,關鍵零部件和組件如芯片、通信模塊等跨國分工密集,關稅提升將導致跨境成本上升,促使企業重新評估供應鏈布局。”他表示,“美國加征關稅將導致全球ICT供應鏈'去全球化',強化'陣營化',主要經濟體將繞開美國'抱團取暖'。之前依賴中國或東南亞產能的國際大廠,如蘋果、英特爾、英偉達、特斯拉等將面臨布局調整壓力,被迫尋找替代來源,導致成本上升和供應鏈重組!
其次,加征關稅將帶來ICT產品價格上漲,導致全球產能過剩!瓣P稅升級將導致服務器、通信設備等關鍵ICT產品的進出口成本大幅上升,最終傳導至終端消費者。”陳巖告訴記者,當前全球經濟形勢并不明朗,產品價格提高必然將導致全球市場需求的低迷,對于信息通信業現有產能而言,需求降低將導致同質化、標準化產品的產能過剩,企業生存將面臨更大壓力。此外,ICT產品價格的大幅上漲還將削弱企業數字化轉型的積極性,特別是中小企業和初創企業,它們將面臨更高的數字化轉型成本和更大的盈利壓力。
再次,增加關稅將導致全球技術標準進一步割裂。“加征關稅往往伴隨技術壁壘或審查機制的強化,可能加速全球技術生態的'去一體化'。”陳巖解釋說,“國家間的技術對抗可能升級,這將影響6G、物聯網、AI芯片標準的統一進程,更容易造成技術孤島,增加全球協同創新難度。”
最后,全球科技產業的投資不確定性上升。陳巖認為,科技產業作為高新技術行業受政策影響較大,突然加征關稅將導致全球科技企業估值受到負面影響,特別是依賴中美市場的企業,“這將導致市場投資方向轉變,對科技領域的風險投資更趨保守,尤其是跨境科技產業投資面臨更大風險”。
對中國而言既是短期危機更是長期機遇
美國關稅重拳,會如其所愿對中國科技行業尤其是信息通信業帶來巨大沖擊嗎?“此次增加關稅既是短期'危機'更是長期'機遇'。”專家不約而同表達了“!敝杏小皺C”的信心。
陳巖表示,從短期來看,美國對中國科技產品加征關稅,將導致中國科技企業出口成本上升,部分依賴美國市場的中國企業可能不得不調整定價策略,或通過壓縮利潤空間維持份額。他進一步解釋說:“加征關稅可能導致中國消費電子等行業部分科技產品在美國市場的份額下降,短期內可能削弱中國相關產品在美價格競爭力,出口訂單減少。同時,關稅政策對資本市場的影響也可能迫使科技企業削減研發投入,在短期內影響技術創新進程!
工信部信息通信經濟專家委員會委員盤和林在接受《人民郵電》報記者采訪時也表達了同樣的觀點。他表示:“在國內市場,芯片與操作系統漲價主要源于中國對美反制關稅的連鎖反應,而此領域調控主動權掌握在中方手中;在國際市場,若美方關稅政策全面落地,中國ICT設備出口將面臨顯著成本擠壓。特別是采用'中國制造-返銷美國'模式的蘋果等產品,可能遭遇價格劣勢!
“但長期來看,這是中國科技產業與美國并跑,甚至是超越美國的關鍵機遇。”陳巖分析,首先,中國技術自主化加速,美國在高科技領域的限制進一步刺激中國核心技術攻關,半導體、工業軟件等中高端科技制造領域國產替代進程可能提速,本土政策扶持與資本投入有望加碼。
對此,盤和林也表示:“當前中國ICT企業已具備上游配件自主供應能力,大部分核心組件均可實現國產替代。而在半導體領域中國只缺兩樣,一個是光刻機,另一個是EDA軟件,如果能夠突破這兩個技術,那么'卡脖子'問題就能得到解決!彼ㄗh,這需要建立跨企業、跨平臺的協同開發機制,由不同領域的專精企業協同突破,同時政府對關鍵節點企業提供定向支持。
中國科技企業也將在布局全球供應鏈上迎來機遇!懊绹みM的關稅政策將導致美方與歐盟、東南亞等既往合作伙伴的關系出現裂縫。中國可積極借助'一帶一路'倡議、南南合作等國際合作方式,憑借自身完整產業鏈維持關鍵環節優勢的同時,與東盟、金磚國家進一步深化合作,為中國企業融入全球供應鏈,甚至是成為供應鏈主導國家提供新路徑!
此外,關稅增加也是中國進一步擴大開放的機遇。對此,陳巖表示:“中國近年已推動出口市場多元化,此次美國加征關稅也是加速本土企業開拓歐洲、東南亞、中東等新興市場的重要機遇,既能降低我國產業對美依賴,還能促使中國科技產業從'低價競爭'向技術、品牌影響力等高階賽道轉型!
堅持構建全球科技命運共同體
面對美國關稅政策帶來的負面影響,中國科技行業該如何應對?兩位專家不約而同地給出答案:強化科技自立自強、提升內循環質量、持續高水平開放將化“危”為“機”。
首先,要強化科技自立自強,掌握關鍵核心技術主動權。陳巖建議,政府和企業應共同發力,增加對人工智能、半導體等關鍵領域的基礎研究和應用技術研發的資金投入。同時,要加強高校、科研機構與企業之間的合作,促進科技成果的轉化。“美國科技產業之所以強勢,很大一部分原因源自高?萍汲晒D化為實際產品和服務的效率與成果率高。”他表示,“要強化企業主導的產學研合作模式,科技成果要在應用場景和市場需求方面下功夫,將科研成果快速轉化為實際產品和服務,推動技術的商業化應用!
其次,通過多維度策略強化內需市場,提升內循環質量!爸袊萍籍a業需將內需擴張與技術創新深度融合,要加快推進全國統一市場建設,打破區域壁壘,優化資源配置,吸引高端要素集聚。”陳巖建議,提升云計算、AI、大數據等數字技術對貿易的賦能能力;推動服務貿易快速增長,使之成為中國內需增長的新引擎;通過內需市場培育低空經濟等新應用場景推動技術迭代,同時技術突破反哺消費升級,形成正向循環。
最后,堅持高水平對外開放,積極擴大國際合作。“一方面,通過RCEP等協定打破貿易壁壘,加強中間品貿易支持,降低企業供應鏈成本,拓展新興市場,減少對美國市場的依賴!标悗r表示,“另一方面,中國還要持續推動高水平制度型開放,落地自貿區系列化改革,優化營商環境吸引外資,促進內外需聯動,間接增強國內市場活力!
值得一提的是,信息通信領域走在了開放的前沿--去年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到要擴大電信領域的開放試點,目前已有13家外資企業獲批開展增值電信業務;不少ICT跨國公司高管近期紛紛到訪中國,掀起一股“訪華潮”;我國已與161個國家和地區建立科技合作關系,簽署118個政府間科技合作協定,加入200多個國際組織和多邊機制,攜手構建全球科技共同體……
“破解困局的關鍵在于回歸技術發展的本質規律!北P和林表示,“技術標準最終必須走向統一,這是全球產業鏈發展的歷史規律!彼J為,中國作為深度融入全球供應鏈的經濟體,必須樹立開放的心態,避免技術標準的自我隔離。
陳巖也持同樣的觀點。他表示:“多邊合作在科技領域的深化發展,既是應對復雜國際環境的必然選擇,也是推動技術突破、實現共同繁榮的重要路徑。這種模式促進了各國科研機構、企業之間的合作,使不同國家的科研人員能夠共享實驗設備、數據資源和研究經驗,激發創新靈感!
比如,在人工智能領域,研究人員通過在開源平臺上進行合作交流,能夠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提出更具創新性的算法和模型。此外,多邊合作有利于建立技術的統一規則,在多邊化框架下,各國可以共同參與制定科技領域的規則和標準,規范技術的應用,避免技術濫用帶來的風險,確保技術的發展符合全球的共同利益。
“多邊合作還有利于推動科技公平與包容發展,促進科技資源向發展中國家和欠發達地區流動,幫助這些國家和地區提升科技基礎水平,縮小全球數字鴻溝!标悗r表示,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機遇,中國要繼續以積極主動的姿態攜手各國開展廣泛科技合作,推動全球經濟健康可持續發展。(記者 林婧 李瑞璐 / 吳雙對此文亦有貢獻)
在這波美方的打壓中,中國還是要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我們已經到了技術引領經濟的階段。在以深圳、杭州為代表的珠三角、長三角地區,大量技術企業正在形成,中國正慢慢轉向“0到1”的創新階段。既然美國是一個不可靠的自私形象,中國就更要展現出理性和公正,我們繼續保持開放,大家自然會有選擇。中國不拉幫結伙,而是用自己的行動來吸引人,這很重要。--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前海國際研究院院長鄭永年
分別于4月5日和9日生效的新一輪關稅意味著“科研成本結構的系統性變化”,而且是在科研機構已經面臨巨大財務壓力時實施的,這不僅是勒緊褲腰帶的問題,這可能是壓倒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并有可能造成持久損害。
--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教授戴廷龍
2024年,我國向美國出口的電子產品總額超過了1500億美元,大約占對美出口總額的四分之一。新增高關稅,將嚴重損害這些產品在美國市場的價格優勢,進而導致訂單數量的急劇減少。但是,這些年來,美國貿易保護主義日益抬頭,中國企業對此也并非沒有準備,面對此次特朗普亂舞的關稅大棒,尚不至于措手不及。--上海金融與法律研究院研究員劉遠舉
中國在歲末年初的時候實現了科技突破,其實這不是“一個人在戰斗”。我們對中國科技、對中國新興制造業還是要有信心的。如果這些科技浪潮能夠持續的話,中國科技牛市的行情也能延續。--興業證券全球首席策略分析師張憶東
轉自:人民郵電報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
- 名廚助陣、品質賦能,中糧餐飲供應鏈視角引領川菜新發展
- 紫氣東來·黔茶入滬 ——八步紫茶文化論壇點亮鄉村振興新未來
- 杭州德川、大龍補、華中國際北京農食亮相2025EBC輕食大會
- 《從貴州到全國31。壕〇|立體助農體系激活670縣經濟》
- “懷品進京,湘鏈全球”盛會:沛霖龍腦受政企領導高度認可,新晃龍腦商機無限
- 湖南環生瑞家全屋整裝實力產品,構筑品質空間新高度
- 睡眠博士首家睡眠集合店杭州盛大開業,開啟一站式睡眠治愈新體驗
- 宇視科技2025合作伙伴大會丨業內首次提出“AIoT智能體”新理念
- 青云租:青青時代正式成為中國商業股份制企業經濟聯合會常務理事單位,以循環租賃賦能可持續商業
- 汽車智能軟件又有新突破!瑞典NIRA Dynamics以軟件科技重構胎壓監測,汽車制造業迎來更環保、更安全、更經濟的新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