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連接粵港和諧發展的紐帶
2009/11/29 21:28:34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連接粵港和諧發展的紐帶1949年10月,隨著一個由幾張桌子組成的“聯合檢查棚”在深圳站的股道旁設立,只有兩條股道的深圳站就和羅湖口岸結下了不解之緣。
新中國成立、廣州和平解放后,廣深線的交通運輸很快恢復。鑒于鐵路運輸旅客出入境的需要,國務院批準成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九龍海關”,設立羅湖監管站。旅客列車以深圳站為終點站,海關以桌子為檢查臺,對旅客攜帶物品進行人工查驗。辦理出入境手續后,旅客或沿著鐵路步行通過羅湖橋赴港,或在車站購票登上火車入穗,日檢旅客數百人。
這就是最初的鐵路和口岸。隨著時間的推移,在深圳站與羅湖橋之間出現了小小的崗樓和簡易的聯檢房。車站職工義務勞動蓋起了有貴賓室的兩層站房。于是,一條百米長廊連通著羅湖橋、海關、深圳站和旅客列車,成為粵港兩地交往的紐帶。
直到改革開放之前,這里都是粵港間唯一的陸路口岸。錢學森、李四光、錢三強、鄧稼先、郭永懷等著名科學家從國外歸來,就是取道這里乘坐火車到廣州再赴北京的。郭沫若先生到這里接送外賓時,還專門題寫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九龍海關”和“深圳站”幾個大字。這條鐵路是中國在抗美援朝中唯一從國外運送急需物品的通道。20世紀六七十年代,為了保證對香港鮮活商品的供應,鐵道部專門開行了“三趟快車”。每天的清晨、中午和下午,滿載著活豬、活牛、活雞鴨甚至活魚的“三趟快車”經深圳開赴香港。最高峰時,香港市場上90%的活畜活禽都來自“三趟快車”。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啟了改革開放的窗口,解開了封閉的桎梏,鐵路和口岸迎來大發展的最好時期。1979年,廣深鐵路日開行旅客列車4對,年運送旅客不足百萬人。隨著港澳臺同胞回鄉探親、辦廠和旅游人數的增加,1988年,當時的廣州鐵路局和深圳市政府決定對車站進行改擴建,將口岸聯檢大樓、車站和廣場進行一體化建設。到20世紀90年代初,羅湖口岸擴建為高12層、建筑面積6.2萬平方米,集邊檢、衛檢、海關于一身的紅墻黃瓦、蔚為壯觀的聯檢大樓;深圳站則由兩層小樓變身為藍白相間、氣勢宏偉,集旅客候車、住宿、餐飲于一體的多功能集合體。鄧小平同志親筆題寫的“深圳”二字嵌在大樓中央。
兩座大樓相距不足百米,入境旅客沿著走廊,購票、進站、乘車,不用走一步彎路,出境旅客出站、入聯檢樓也有便捷通道。1996年,廣深鐵路運送旅客2100萬人,羅湖口岸接待出入境旅客4800萬人,近半數的旅客把口岸、鐵路和自己的旅途連在了一起。
鐵路和口岸同成長,廣州鐵路(集團)公司、廣深鐵路股份有限公司和深圳站均與羅湖口岸建立了聯動工作機制:每月召開聯席會議,通報旅客運輸和驗放情況,交流工作經驗,介紹旅客服務新舉措;各單位黨委、工會和共青團組織每年根據實際情況舉辦各類活動,如組織人員到邊檢大樓、羅湖橋頭和車站候車大廳參觀、學習,舉辦文體競賽、征文比賽或郊游活動,共建文明窗口,共同提高服務效率和質量。
節假日是車站和口岸最繁忙的時候。尤其是羅湖口岸,屬于全國最大的客運口岸,年驗放旅客數占全國的46%左右。為保證旅客安全出入境,順暢出入站、上下車,每逢節假日來臨之前,羅湖口岸和深圳站以及相關單位都會組成聯合指揮小組,提前制訂運輸、疏導旅客方案,敲定處理突發事件的應急預案,建立隨時通報信息的工作制度。節假日里,他們每天匯總、通報和發布相關信息,保證旅客出行順暢。
對于鐵路和口岸的深情厚誼,深圳海關原關長曾華生曾對記者說過這樣一句話:“當初,沒有廣深鐵路,不會有羅湖口岸的誕生,鐵路與口岸,我們是一家親!”
鐵路和口岸同發展,鐵道部對廣深鐵路始終關愛有加、重點扶持:1984年,以廣深鐵路為資產成立了廣深鐵路公司;到1994年,廣深間從一條單線鐵路變為三線鐵路,其中兩條線為時速160公里的線路。1996年和2006年,廣深鐵路公司先后在美國和香港成功發行H股,在國內發行A股股票,成為全路第一家在境內外上市的運輸企業。
2007年4月,隨著廣深鐵路第四線開通運營,CRH“和諧號”動車組列車在廣深線首創日均開行170列、最高日開行超過200列的城際公交化運輸模式。他們推行快通卡售票服務,對旅客而言,來往粵港更加方便,對口岸而言,旅客的均衡到達更便于維持驗放秩序。
2008年,廣深鐵路運送旅客4480萬人,是1979年的44.8倍,而羅湖口岸驗放旅客人數也從1979年的550萬人增加到2008年的8940萬人。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祖國,九龍海關正式更名為深圳海關,也就是羅湖口岸。進入21世紀,羅湖口岸使用了旅客自助查驗系統,旅客通關檢查時間不超過45秒,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鐵路與口岸的一體化建設和管理,為來往粵港的旅客創造了便利條件。如今,每天羅湖口岸開關后,首列廣深線城際公交化動車組列車于6時20分開出,直到23時50分,最后一列動車組列車到達深圳后,羅湖口岸才閉關。
站在羅湖橋頭,記者看到,對面是香港,鐵路從身邊穿過,鐵路和口岸用開放的胸懷,接納著出去的、歸來的游子,用微笑的臉龐,迎接著每一名旅客!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上一篇:德國傾國之力研究高效能汽車鋰電池
- 下一篇:克服暴雪侵擾確保大秦線電煤運輸暢通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
- 產融加速孵化體系:提供就業保障、激活產業服務、盤活樓宇經濟、化解地方債務、聚合服貿中盤、拉動消費升級
- 教育部推動開設1000個微專業和1000個職業能力培訓課程 “雙千”計劃解鎖高質量就業密碼
- 重磅!「周六福·吉」文化主題形象盛大啟幕,東方美學盛宴點亮京城
- 第十五屆北京國際電影節電影音樂美食嘉年華圓滿落幕
- “銀發列車”為何一票難求?
- 2025 CSF文化會煥新出發:以年輕化戰略引領行業變革,跨行業周邊定制開辟萬億商機新藍海
- 景區多元特色主題活動賦能 “五一”假期文旅消費煥新彩
- “大飛船”正式啟航!深圳科學技術館開館首日人氣火爆
- 八米巨人蠟像亮相杭州 巨人蠟像藝術賦能實體引爆眼球經濟
- 合作邁上新臺階 多家跨國車企“加碼”投資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