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星火機床與天水機械同發展
2009/11/30 21:27:56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看星火機床與天水機械同發展現在,“星火”事業越做越大。幾年中公司先后收購了蘭州機床廠、天水紅山試驗機有限公司、蘭州手扶拖拉機天水分廠和法國索瑪公司,還參股德國WMH公司25%的股份和英國WB機床制造公司25%的股份,為今后的發展積累了后勁。“我們目前正抓緊建設中高檔數控機床基地,投產后可年新增銷售收入10億元。”李維謙對企業的未來充滿信心。
天水星火機床有限責任公司的車間里,一派繁忙景象。工人們有的正在給機床調試拖鏈,有的手拿砂輪蹲在地上打磨配件。車間的入口處,一臺機床正在加工著零件,“這臺設備已經賣出去了,要好幾百萬元呢。客戶要看看加工精度是否達到標準,然后拉貨。”公司綜合處長郭建慧告訴記者。盡管遭遇了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但是靠著不斷推出新產品,今年前十個月,星火機床產品銷售額達到8.4億元,同比增長6%;出口交貨值6446萬元,同比增長71%。“我們每一個車間里都懸掛著這樣的標語————只為成功找方法,不為困難找理由。”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李維謙告訴記者。
上世紀60年代遷至天水的星火機床,幾十年間有過輝煌,也有過衰落。1983年大學畢業便來到“星火”的公司總經理李維謙對此有著親身體會。他在1996年出任廠長時,便得了一個外號“李沒錢”,當時工廠賬面上只有20萬元,而工人發一個月的工資就要80萬元。面對困境,李維謙帶領干部職工奮力拼搏,幾年工夫使瀕臨倒閉的企業恢復了生機。2002年“星火”進行股份制改革,李維謙借助新的體制優勢,提出了“和諧立本,創新為先,行者無疆”的經營理念,使企業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如今的“星火”,已成為甘肅省生產大型數控車床、大型臥式車床的主導廠,2008年銷售額達到10.3億元。
和“星火”一樣,天水風動機械有限責任公司也是一家“三線”企業,同樣通過改制和創新煥發了新的活力。這家公司是國內鑿巖機行業的龍頭企業,其中氣腿鑿巖機的市場占有率高達70%以上。為了拓寬發展領域,近年來,公司根據市場需求和自身技術優勢,把石油鉆桿和液壓支柱作為主攻方向。記者來到“天風”時,適逢公司投資上億元新建的石油鉆桿項目剛剛試產成功。車間主任羅軍帶領工人連續奮戰了30多個小時,兩眼熬得通紅,但還是顯得很興奮。他指著一臺設備介紹說:“這是加工鉆桿的核心設備摩擦焊機,一臺要1000多萬元呢。通過旋轉加速,40秒溫度就能達到1000攝氏度,把鉆桿與接頭牢牢地焊接在一起。”
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耿志君告訴記者,這個項目投產后,一年產值有五六個億,是公司現在年產值的兩倍多,增加利稅8000多萬元,“我們的產品馬上就要到長慶油田進行試驗,成功后就能順利進入中石油采購網”。
天水市經委主任徐國民介紹說,天水市有一批當年三線建設時內遷的企業,構成了全市的工業骨架。目前,裝備制造業在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占據了半壁江山。2008年,全市55戶規模以上裝備制造企業擁有資產總額76.2億元,從業人員3萬人,實現工業增加值18.8億元,銷售收入54.2億元,利稅6.68億元。17戶銷售收入過億元企業中有12戶屬于裝備制造企業。根據這一實際情況,天水市把振興裝備制造業作為一項重要工作,通過改革創新,使一批老企業走上了振興之路。據統計,今年前三季度,天水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增加值29.78億元,同比增長11.8%,增速位居甘肅省14個市州第二位。
立足實際改革創新,不僅使天水的裝備制造業顯現新活力,也使當地的“花牛”蘋果老樹開新花。
早在上世紀60年代,天水花牛村生產的元帥系蘋果就已遠近聞名,暢銷港澳市場。前些年,許多地方大批淘汰老品種,改種紅富士等新品種,但天水人卻不為所動,始終呵護著自己的“花牛”,不斷改良品質,擴大種植面積,并積極開展原產地保護工作。多年的堅持終于有了收獲,如今,天水市成為全國惟一的“花牛”蘋果生產基地,種植面積達75.8萬畝,其中掛果面積35萬畝,總產量38.8萬噸,總產值達5.1億元。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上一篇:重慶機床榮獲市優秀新產品一等獎
- 下一篇:鏜孔刀具技術改進的主要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