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證監會:創業板建設是長期進程
2009/11/28 13:29:14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證監會:創業板建設是長期進程銀監會:建立全覆蓋式金融監管體系
面對日益開放的國內金融市場,銀監會副主席蔣定之表示,我國應加快建立全面覆蓋式金融監管體系。
蔣定之介紹,目前商業銀行尤其是大型銀行正在日益加快綜合經營步伐,向保險業、證券業務領域拓展,商業銀行與投行、保險公司、私募基金等各類金融機構之間的業務關聯度不斷加深,金融體系內部風險傳染的可能性也在不斷增強。對此,我國應加快建立全面覆蓋式金融監管體系,將私募基金、對沖基金、信用評級機構等納入銀監會監管范疇。
蔣定之說,全面覆蓋的金融監管體系要求不同監管機構之間共享信息,消除在金融市場上監管的真空和監控的網點;加強金融關聯企業“并表監管”,重點是要監管監控金融集團的跨業風險和跨境的風險。
此外,蔣定之強調,重要系統性的大型銀行金融機構往往具有資產規模大、業務復雜,與其他金融監管機構關聯度高等特點,需要對此類機構實施更為審慎的監管措施,設置較為嚴格的監管標準和風險底線標準。
證監會:創業板建設是長期進程
在金融危機影響還并未完全結束之時,中國推出了創業板。證監會副主席劉新華認為全面推進創業板市場建設,表明了我國資本市場賦予國民經濟發展的能力穩步提升,市場整體功能可以得到更好的發揮,市場多元化投融資需求可以得到滿足,多層次市場體系得到了進一步完善。
劉新華認為,在推進創業板建設過程中,尤其是監管方面,需要充分吸取境外創業板市場的經驗教訓。必須看到,市場的培育和成熟是一個漸進的過程,應結合各方力量,不斷健全相關監管制度的安全。
劉新華介紹說,針對中小企業的創業周期和我國上市資源豐富的情況,證監會已經將創業板目標企業定位于成立滿三年,具有一定營運基礎和資產規模,具有較高成長性的企業,從源頭上努力提高創業板公司的質量。還將根據創業板企業、行業等情況,在發行審核環節,對企業的經營模式、股本結構、核心技術等問題,予以高度重視,提高發行人信息披露的及時性和完整性。
據介紹,今年7月26日創業板正式受理企業申請文件以來,共受理了191家創業板企業發行,主要集中在電子信息、新材料、節能環保等行業。目前首批28家公司于10月30日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截至11月12日,創業板總市值達到1206億元,占滬深市場總值的0.45%。
保監會:保險資金運用為監管重點
隨著保險業的快速發展,保險資金運用發揮著愈發重要的作用。保監會副主席李克穆表示,做好資金運用監管成為當前保險業監管的重點。李克穆說,在國際金融危機發展過程中,保險業本身并沒有陷于困境,但問題集中在保險公司的資金運用方面。“在過去,保險業將大部分保險資金都放在銀行存款上,但這個比例在最近幾年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基金和股票的占比開始大幅增長。”
據介紹,截至9月底,中國保險資金的運用余額為3.4萬億元,其中銀行存款占29.3%,債券占50.6%,基金占6.49%,股票股權占10.8%。
李克穆介紹,資金運用也頗受國外保險監管機構關注,“目前美國正在對保險業監管體制進行改革,在州級監管的基礎上,新設立聯邦層級全美保險辦公室,主要負責收集信息并識別可能引發危機的各類風險和監管體系方面存在的缺陷,資金運用將是它關注的要點之一。”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