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臺州2009年主電網增容40%
2009/12/17 12:34:41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浙江臺州2009年主電網增容40%12月15日11時22分,位于玉環縣龍溪鄉的110千伏聞濤變電所內掌聲一片。這是一個里程碑工程,至此,2009年,浙江臺州電網新增110千伏以上變電容量501萬千伏安,110千伏以上輸電線路532公里。2008年底,臺州電網110千伏以上變電總容量1213萬千伏安。2009年,經過一年的努力,臺州電力主網增容40%,一舉扭轉了電網滯后的局面。
“拉閘限電” 漸行漸遠
“拉閘限電”,“停三開四”、“一個廠上半夜用電,另一廠下半夜用電”……,這是前幾年夏天高頻詞,許多廠礦飽受電網“卡脖子”之苦。
近幾年來,臺州電業局每年均投入巨額資金建設電網,但與地方經濟發展速度相比,依然存在著滯后現象,滿足不了社會的用電需求。
去年下半年開始,受金融危機影響,臺州經濟放慢了腳步。臺州市委、市政府適時提出了 “建成投產110千伏及以上變電容量500萬千伏安、線路500公里”的電網建設“雙五百”目標,在努力還清歷史陳欠的同時,為地方經濟新一輪發展作好準備。
“雙五百”年度目標確定后,在臺州市委市政府的主導、各級政府部門和電力部門的努力下,妥善處理電網建設中遇到的各種矛盾。同時,積極實施“三個三”工作機制,一是現場踏勘、全面摸清工程進展存在的問題,二是建立電網建設責任分解表、電網建設執行情況周匯報表、電網工程政策處理一覽表。三是深入做好群眾工作、幫助解決歷史遺留問題、果斷打擊村梗地霸的不法行為。
今年前11個月,臺州電網建成投產500千伏輸變電工程3個、220千伏輸變電工程7個、110千伏輸變電工程34個,新增110千伏及以上變電容量496萬千伏安、輸電線路532公里,使臺州電網規模明顯擴大、質量得到提升、布局更趨合理。
政企聯手,共破民生工程征地難
“堅強電網是一個地區發展的前提,我們每年因為電網卡脖子造成的損失還少嗎?長期以往的話,我們臺州經濟會落后于其他地區的,大家要有緊迫感和使命感。共產黨的政府不是豆腐政府,是有執行力的政府,對那些假借民意,阻撓施工的村霸、地霸要堅決給予打擊,把電網建設好了,才是真正代表了民意。” 這是臺州市副市長虞選凌在電網建設對接會上的要求。
“我們有信心解決剩下的政策處理問題,希望電業局在我市落戶更多的電力項目,讓地方發展有充足的能源”。這是電網建設對接會上臨海市副市長的發言。
“對于500千伏臺東變到220千伏東海變的線路工程,只是有幾戶農民以安全距離為理由阻撓施工,我們了解過了安全距離是滿足的,別的也都是些小問題,我們能解決”。這是溫嶺市副市長很有信心的表態。
為了解決電網建設中征地難的問題,政府每年都定期召開電網建設對接會、電網建設協調會。電力部門把每一個工程的當前進度、計劃完工時間、延誤工期后所帶來的影響,向各級政府做一個詳細的匯報。各級政府也非常重視電網建設,把電網規劃列入了城市總規劃中,實行政策處理屬地管理制。一方面對無理阻撓施工的行為,堅決給予打擊,另一方面把電網建設任務列入各級干部的年度考核中。
基建人員 “5+2”工作制
每晚,杜加友拖著疲憊的身軀從工地回到家里,面對妻子,心中不免萌生幾分歉意。妻子因車禍常年癱瘓在床,生活不能自理,身為丈夫的他本應更多點時間陪在妻子身邊照料,讓妻子多點感受家庭溫馨。面對繁忙的基建任務和小家的選擇,杜加友選擇了“大家”。
記者在工地上看到一位帶著護頸套管理人員,在忙碌指揮著。原來,他叫王曉宇,3天前頸椎病發作在醫院治療,因放心不下工地的事務,不顧醫生的告誡,忍著病痛冒著移位的風險,今天硬是回到了他的崗位——工地。
像這樣的例子很多,為了實現“雙五百目標”,基建處每位員工都分管7-8個工地,每天都奔走于分布臺州各縣市的工地間,沒有了休息天和節假日,大家笑稱這是“5+2”工作制,大家都習慣了。
電建工人 風餐露宿搶工期
110千伏溫嶺—部瀆線,因為要穿越甬臺溫鐵路,必須要在一個月內完成施工。宏達電力建設公司抽調了100多人進行了會戰。該線路經過的地方大都是水稻田,雨后是一片汪洋,為了搶工期,他們就在稻田里鋪上竹排,用手推車運輸混凝土。載重后的手推車軋上竹排后,就把竹排壓入了泥濘中,冒出一片污水,施工人員腳下的解放鞋就行走在水中,臉上濺滿了泥水。
110kV沿赤—懸渚線路長度38.28km,要跨越高山、高速公路、河道、經濟林木,施工難度很大。臺州宏達電力建設公司的施工人員早晨4點出門工作,中午鉆到草叢、樹下休息,晚上天黑再回來。施工期間,正值盛夏,天氣炎熱,爬到鐵塔上作業時間稍長一些,腳上穿的絕緣鞋就粘在鐵塔上了。
送電工人 汗灑高空盡忠心
8月份,500千伏臺南-臺東輸電線路開始驗收,這是一年中最炎熱的時節。每天早晨6點左右,太陽還在晨霧中,路燈還亮著,臺州電業局的送電工人就出發了,他們要搶著烈日前完成驗收工作。
整個驗收工作中,走線驗收是最辛苦的,他們要手腳并用行走在高空中的導線上。在平地走路,一小時能走4公里,可在高空中1小時只能走1公里左右,而且要比平地多費幾倍的體力。送電工人下塔時,每個人身上的衣服都像從水中撈出來一樣,全濕透了,有幾個線路工人的腹股溝都被褲子給磨紅了,他們就貼上止痛膏堅持著。在一個星期的驗收中,送電工人的衣服干了又濕,濕了又干,可他們毫無怨言,依然堅守在崗位上。
變電工人 看不見的辛苦
500千伏麥嶼變,是臺州地區第一座GIS設備的500kV變電站,無論是一次還是二次系統都集成了當前電力行業的最新技術。為了在有限的時間內掌握技術,該站變電工人明確分工,把任務分量到人,各個突破使之最短時間內熟悉場內設備和圖紙。
在最繁忙的五月份里,麥嶼變全體人員放棄了幾乎所有的休息時間,起早貪黑,整整一個月沒有休息,把所有精力都放在了變電站生產準備的最后沖刺上。技術員王杰新婚燕爾,便遠離在椒江的妻子,來到玉環一干就是數月;為人低調的王海歐埋頭苦干卻因勞累過度,最后病倒了……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上一篇:煤電價格市場化改革路徑呈現
- 下一篇:中國煤炭運銷協會二屆六次理事會在京召開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