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產設備是電子信息產業振興之本
2010/3/5 17:23:05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國產設備是電子信息產業振興之本近幾年,國產設備在多方面填補了國內空白,在很多領域取得了新的突破。在SMT生產線領域,主要設備如貼片機、絲印機、波峰焊設備、回流焊設備、自動光學檢測設備、X-Ray檢測設備、返修工作站等不僅開始占領中國國內市場,有些還進軍了國外市場。在光伏領域,國產多晶硅加工設備及單晶硅制備、加工設備替代進口的趨勢已十分明顯。在PCB設備領域,國內中低檔產品已經完全可以替代進口,我國的曝光、烘烤、網印、蝕刻、顯影、電鍍、鉆/銑、測試(專用、通用、飛針)、表面處理等工序設備也已基本滿足要求,中低檔實驗室檢測設備也基本能自給自足;在高端設備領域,如機械鉆孔、激光鉆孔和光學測試設備等,以前國產的比較少,但最近幾年國內廠商已經開始涉足,而且不少設備已經替代了進口。
目前我國電子設備業還存在許多困難和問題,主要是:關鍵技術和設備研發制造能力仍然薄弱,引進國外技術的消化吸收工作跟不上;政策法規還不健全,設備儀器關稅倒掛,政府投入不足,大量、廉價進口二手設備對國內產業形成了較大沖擊。沒有國產設備支撐,發展電子信息產業就是一句空話。發展國產設備必須從以下幾方面取得突破,才能擔當起支撐電子信息產業調整和振興的重任。
第一,加大國家投入,支持電子專用設備和儀器的研究開發。在國家投資安排中,支持對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有重大影響的設備的技術進步項目,在數字音視頻、移動通信、平板顯示器件等國家專項中重點支持關鍵設備儀器的研發和產業化。通過國家投入帶動社會投資,拓寬融資渠道,推進關鍵設備和儀器國產化。
第二,加大政、產、學、研、用的合作力度。搭建聯合攻關平臺,為國內設備廠與電子制造廠商、高校及研究所與設備廠商的無縫連接創造條件。設備廠商與用戶緊密聯系、合作,急客戶之所急,不斷推出客戶需要的產品,并在使用中完善提高。我國的基礎工業和配套能力與國外公司相比,差距較大。雖然目前國內設備廠商在樣機研發、基礎預研等方面填補了多項國家空白,但要進入大生產線尚需一定的時間。這是一項系統工程,還需國內產業鏈上下游的企業共同努力。
第三,國內設備廠商應該利用自己在半導體設備領域積累的經驗,積極涉足目前新興產業,如在光伏、LED(發光二極管)、LCD(液晶顯示)等領域,緊跟行業形勢,積極開發自動化、節能、高效的設備,提高產品技術含量,進一步滿足市場需求。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上一篇:超高亮度LED的應用
- 下一篇:2月新增貸款可能僅7000億 兩會后或再提高準備金率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