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年中國鋼廠間成本差情況分析
2010/3/8 11:12:20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2010年中國鋼廠間成本差情況分析眾所周知,國產礦現貨價和長協礦到岸價可謂天壤之別。按照不同價格采購爐料投入生產,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鋼廠盈利能力的強弱。100%使用現貨礦和100%依賴長協礦的鋼廠在噸鋼成本上的差距和國產礦現貨價對長協礦到岸價的溢價幅度之間的相關性較高。而受礦價上漲預期的帶動,近期這個溢價幅度受到炒作的可能性很高,因而鋼廠間成本差繼續擴大的勢頭絲毫沒有減弱。而如果鋼價上調跟不上礦價上漲的步伐,部分鋼廠因為虧損而減產或停產的情況會增加。
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數據表示,上周國產礦現貨價快速上躥,同時由于海運費回調,國產礦現貨價對澳洲和巴西長協礦到岸價的溢價出現了較大幅度上升。其中,對澳洲長協礦到岸價溢價幅度上升到72.8%,對巴西長協礦到岸價的溢價幅度提高到54.9%。預計近期國內現貨礦價格漲勢逼人,這或將使得被迫接受長協礦價格40%漲幅的可能性大增。
國內大型鋼廠的鐵礦部負責人透露目前三大礦山已經提出了今年鐵礦石長協價上漲50%的要求。同時,各大外資銀行也不斷提升進口鐵礦石長期協議價格漲幅的預估值。市場方面,春節后一周北方礦石市場和進口礦市場呈現飛速上漲的態勢,唐山地區現貨礦(66%)較節前上揚70元,印度進口鐵精粉(63.5%)較節前上揚50元。
進口鐵礦石長期協議價格的可能超預期上漲(40%漲幅或更高),及隨之提升的現貨礦年均價上漲(25%漲幅或更高),將顯著吞噬國內鋼鐵企業的銷售利潤。據分析師的中性預期測算,在以上的礦石價格漲幅預期下,各鋼材品種年度均價需同比上升15%左右,才可維持噸鋼毛利與09年水平持平;而若要恢復至07年左右的盈利高峰,各鋼材品種年度均價需同比上升20%以上。若2010年長協價格漲幅最終高于20%以上,則鋼鐵公司2010年EPS一致預期存在下調的風險。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上一篇:2010年液晶電視市場行情分析
- 下一篇:2010年中國焦炭市場價格走勢分析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