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池新材料市場現狀與展望
2010/3/8 15:13:03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電池新材料市場現狀與展望一、中國市場發展現狀
從市場規模看,2004年將達到27.7億,2000~2004年復合增長率為62.2%。 從市場結構看,中國電池新材料市場主要以鋰電池材料和太陽能電池材料為主。由于國內燃料電池離大規模應用尚需一段時日,且國內廠商在技術和生產工藝上與國際水平存在差距,目前國內燃料電池材料幾乎全部依賴進口。
鋰電池產業鏈相對完整,材料配套方面占有一定優勢。在鋰電池材料市場,中國廠商迅速崛起,中信國安盟固利、余姚金和、杉杉科技、國泰華榮等廠商在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電解液市場競爭力逐漸增強,而在隔離膜市場還需奮起直追。在下游鋰電池市場,深圳比亞迪、深圳比克、深圳邦凱科技、TCL金能等廠商已在全球鋰電池市場占據相當大的市場份額,中國已形成鋰電池相對完整的產業鏈,在鋰電池材料的配套方面占有一定的優勢。
太陽能電池市場發展迅速,硅材料需求增加。 2002年,國家有關部委啟動了"西部省區無電鄉通電計劃",通過太陽能和小型風力發電解決西部七省區無電鄉的用電問題。這一項目的啟動大大刺激了太陽能發電產業,國內建起了幾條太陽能電池的封裝線,使太陽能電池的年生產量迅速增加。目前國內太陽能硅生產企業主要有洛陽單晶硅廠、河北寧晉單晶硅基地和四川峨眉半導體材料廠等廠商,其中河北寧晉單晶硅基地是世界最大的太陽能單晶硅生產基地,占世界太陽能單晶硅市場份額的25%左右。
在太陽能電池材料下游市場,目前國內生產太陽能電池的企業主要有保定英利新能源、無錫尚德、開封太陽能電池廠、云南半導體器件廠、秦皇島華美光伏電子、浙江中意太陽能、寧波太陽能電源、京瓷(天津)太陽能等公司,總計年產能在120MW以上。
資金投入不合理,燃料電池材料技術有待突破。整個燃料電池的產業鏈分為三個層次:上游的原材料以及能源供應商,中游的燃料電池制造商,下游的燃料電池具體應用廠商。目前,國家在燃料電池上投入不菲(整個863電動車專項總投入約8億),但主要投資都是在燃料電池上,對于上下游供應商和制造商投入較少,使得中國的燃料電池業像一個棗核,中間大兩頭小,這對于將來的產業化非常不利。
二、電池材料發展趨勢
1、鋰鈷鎳氧化物、納米化碳材、有機電解液混合使用、薄型化隔離膜將是未來鋰電池材料的發展方向。
在鋰電池正極材料方面,可供選擇的材料有鈷酸鋰、鎳酸鋰、錳酸鋰及上述復合氧化物等,未來鋰鈷鎳氧化物有可能取代目前鋰鈷氧化物(LithiumCobaltOxide)的正極材料。
目前常用的負極材料是中間相碳微球具有球狀結構、堆積密度大、具有層狀分子平行排列結構,是鋰電池負極代表性材料,未來可能采用納米化碳材(Nano-sizedCarbonMaterial)。
電解液方面,近年來主要發展趨勢是將多種不同性質的有機電解液加以混合使用,例如低黏度的二甲基乙烷(DimethoxyEthane; DME)、二甲基碳酸鹽(DimethylCarbonate;DMC)及二甲基亞砜(DimethylSul-foxido;DMSO)等。
隔離膜方面,一般采用聚乙烯、聚丙烯或其它樹脂多孔膜作為隔離膜,技術趨勢在于薄型化。
2、單晶硅和多晶硅暫居主導,薄膜太陽能電池成未來市場主流。
太陽能電池由于光電能轉換效率較其它種類的太陽電池高,現在仍然是太陽能市場的主流。非晶硅太陽能電池長期使用時穩定性有問題;CdS/CdTe 效率和非晶硅太陽能電池差不多,但有環保問題;另外CIS(CopperIndiumSelenide)經濟效益不高,短期內要商品化有困難,化學太陽能電池使用期限及穩定性都有問題。由于薄膜太陽能電池具有低生產成本的特性,且具有適于大面積制造的優勢,故長期而言,薄膜太陽能電池可能成為市場主流。
3、觸媒材料多孔結構、高活性,隔膜厚度減小、強度提升。
燃料電池的電極是燃料發生氧化反應與還原劑發生還原反應的電化學反應場所,其性能的好壞關鍵在于觸媒的性能、電極的材料與電極的制造等。燃料電池觸媒材料的多孔結構能提高燃料電池的實際工作電流密度與降低極化作用,增加參與反應的電極表面積。以DMFC觸媒為例,現階段DMFC觸媒主要是采用貴金屬基觸媒,而貴金屬基觸媒的成本高、催化活性不理想,因此,高效、高活性、高分散性是燃料電池觸媒材料的發展方向。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上一篇:迪士尼落地中國?
- 下一篇:2010年化纖行業的發展形勢將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