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年燃料油市場展望
2010/3/15 16:59:10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2010年燃料油市場展望2009年,國際原油價格整體走出了一個反轉行情,全年價格大致分為三個運行階段。3月份之前為探底期,紐約原油期貨價格最低探至32美元/桶。3—9月份為回升期,美元的大幅貶值使油價回到65—75美元/桶的高位區間。9月份之后為振蕩期,美元的加速下行一度使油價突破80美元/桶,但市場擔憂不斷,而且原油需求未見明顯起色。12月份,美國經濟數據進一步好轉引發美元持續反彈,油價應聲而落,紐約原油期貨主力合約價格很快回到70美元附近,目前油價正在反復的振蕩中尋求新的運行區間。
滬燃油基本上也經歷了類似的上漲過程。原油價格對燃料油價格的引導作用仍然較強,只不過在具體時點上,滬燃油表現了出許多與其基本面相關的特性。首先,滬燃油先于原油觸底展開反彈。這是因為2009年開始的燃油稅費改革,使燃料油消費稅每噸提高700元,對現貨價格形成實質支撐,滬燃油期貨價格迅速回升,在隨后的兩個月里常常與國際原油反向運行。其次,滬燃油在4300元/噸一線遇阻,與原油走勢分化。從2月份到10月初,滬燃油與原油價格的擬合程度較高,但10月份之后滬燃油上漲乏力,原油價格上漲未能進一步推高滬燃油的運行空間。這是因為在2009年絕大部分時間里,國內燃料油現貨市場消費非常疲弱,下游用油需求減少,貿易商觀望等因素使燃料油格在4300元/噸一線終止了升勢。
而從燃料油現貨市場看,國際燃料油現貨價格和原油價格表現出很強的正相關性,新加坡180CST、韓國180CST和鹿特丹180CST現貨價格經歷了近一年的上漲行情后,目前正受到原油價格的影響而大幅回落,緊緊追隨著原油的波動方向。
分析與展望篇燃料油消費的三大板塊分別為電力、交通運輸和石油化工。2002年之前,發電行業的消費占到國內燃料油消費量的30%以上,但由于燃油機組在整個電力行業中所占的比重較低(不到5%),以及利潤率較低等原因,近年來燃油機組逐漸被淘汰,燃油消費占比已降至15%。目前,交通運輸行業的燃料油消費量已經占據了主導地位。據調查,華東市場60%以上的燃料油是供應船泊運輸行業的。實際上,2009年國內陸上燃料油消費一直都十分低迷,船用燃料油需求是支撐今年燃料油價格的主力。
國內需求形勢國內主要港口貨物吞吐量和水路貨運量金融危機全面爆發初期,國內外貿易受到很大沖擊,從上圖可以看到,國內主要港口的貨物吞吐量在2009年3月達到近3年來的低點,此后,隨著國內各項經濟刺激政策作用的顯現,國內消費有所起色。在國際貿易市場,以中國為首的新興經濟體再度成為引領全球經濟復蘇的“排頭兵”,加上國內船運市場加速復蘇,國內港口貨物吞吐量達到歷史新高。
之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將保持對經濟的刺激力度,未來國內航運市場保持高位運行的可能性較大,預計2010年國內主要港口貨物吞吐量或能達到月均5億噸。
從上面的水路貨運量走勢圖可以看出,2009年國內水路貨運市場表現出溫和的上升趨勢,總體向上發展的態勢未受到金融危機的太大沖擊。因此,預計未來一年船用燃料油的消費不會出現明顯滑坡。
我國電力行業在經歷2008年下半年的大幅調整后,2009年上半年漸漸恢復產能,火電發電量在總發電量中的占比保持相對穩定。但是,由于采用燃料油發電的利潤率較低,在高油價時期甚至會虧損,而且國家對高耗能高污染的小火電廠采取的關停措施將會更加嚴厲,即使電力價格上調,火力發電也會越來越多地采用燃氣、電煤機組。預計未來一年發電行業對燃料油的需求將進一步萎縮。
最后,再來看一下石油化工行業對燃料油的需求情況。2009年國內地煉開工率始終保持在較低水準,華南與山東市場的地煉開工率大都在20%左右。主要原因是,今年以來油價的上漲并未帶動下游提煉產品的價格,采用進口燃料油進行加工大都處于虧損狀態。未來一年,地煉需求能否重新啟動需要看國內汽、柴油的調價窗口是否及時啟動,預計2010年國內地煉用油需求保持相對穩定或小幅上升。
燃料油進出口從最近4年的燃料油進出口情況看,2009年國內燃料油進口與往年基本保持穩定,表現出一定的季節性特征,出口則有所反彈。受燃油稅費改革影響,國內燃料油進口量在2008年12月出現“井噴”,達到263.4萬噸,同比增長超過100%。此后的4個月,國內燃料油進口量同比均出現較為明顯的增長。夏季進口高峰過后,進口燃料油油價格倒掛使得國內燃料油進口量迅速回落到150萬噸左右。
2006-2009年國內燃料油進出口與產量由于加工利潤率低,且陸上用油需求低迷,2009年國內各煉廠燃料油的供應量均有不同程度下滑,前10個月國內燃料油生產量較去年同期降低約14%。
總體來看,2009年國內燃料油進口量同比可能增長7.4%,產量同比可能下滑約16%,這樣的趨勢在2010年有望持續。
庫存變化國內沿海港口燃料油庫存變化情況2009年以來,國內各大港口燃料油庫存增幅明顯,消費低迷使燃料油去庫存化進程進展緩慢,華南與山東市場庫存相繼突破100萬噸,并保持在高位運行。從國內燃料油總庫存的同比增長值可以看出,2009年前3季度,燃料油庫存同比都呈增長態勢。
新加坡市場燃料油庫存較2008年沒有明顯變化,雖然年中庫存曾出現過大幅波動,但對新加坡燃料油價格的影響并不明顯。總體上,新加坡燃料油現貨價格受原油價格影響更大。預計2010年世界石油供應將保持充裕狀態,燃料油庫存大幅下跌到2007年以前水平的可能性不大。
價格走勢預測隨著全球經濟形勢的逐步好轉,市場對于未來能源消費的信心也在逐步增強。對于2010年國際石油市場供求格局,多數機構表示謹慎樂觀,認為2010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長將會超出供應增長的速度,導致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各國累積的巨大庫存出現下滑。
2009年,原油價格上漲了一倍多,這是對2008年暴跌行情的修正和對弱勢美元的反應。預計2010年以中國為首的新興經濟體仍然是拉動能源消費的主力,絕大部分發達國家也將逐入恢復增長。目前,美國的產能利用率仍然處在歷史低位,作為全球經濟的“火車頭”,2010年美國消費的啟動將對油價起到重要支撐作用。
另外,70美元/桶以下的油價無法支撐石油工業投資,這大大提高了2010年下半年原油供應進入偏緊格局的可能性,因此,2010年原油價格下跌的空間不大。筆者認為,2010原油價格將保持溫和上漲,高點在95—105美元/桶。若通貨膨脹大大超過市場預期,美元再度出現深幅貶值,油價也有可能維持在100美元/桶以上。目前來看,市場對通脹的預期相對溫和,全球經濟很有可能在2010年步入高增長、低通脹的黃金時期。國際油價在當前位置盤整后繼續上行的可能性大于下跌的可能性。
就全年來看,預計2010年國內燃料油進口量將保持平穩,并恢復到2007年的水平,燃料油生產量將繼續降低,出口繼續增加,表觀消費量有可能降至3235萬噸,但是,隨著去庫存化的進行,2010年不會出現像2009年一樣的庫存大幅增加現象。因此,2010年國內燃料油市場供過于求不會出現重大改觀,國內燃料油實際消費量將穩中略有增長。由于滬燃油與紐約WTI原油價格的相關性仍高達90.6%,今年2月中旬原油價格展開反彈之后二者的相關性更是達到94.6%。未來主導燃料油價格的最大因素仍來自于原油市場。滬燃油可能在原油的帶動下溫和上漲,獨有的滯漲抗跌特征依然呈現會,2010年的高點可能在5000元/噸一線。
需要注意的是,除原油影響外,還要考慮到未來兩個不確定性因素。一是政府政策。國內成品油市場受政策影響較大,國家在環保、能源消費、進出口方面的政策變化將會對油價的走向產生影響。二是匯率因素。雖然美元在2009年年底受經濟數據利好的刺激上行,但其中期走勢仍然十分不明朗,而且未來通脹的變化及美聯儲利率政策的調整也會改變美元的運行方向。在經濟復蘇確認以后,美元恐怕不能長期保持在低位運行。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上一篇:二套房首付四成
- 下一篇:農民工呈現家庭化遷徙趨勢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