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2020年中國縫紉機行業發展前景預測
2010/8/30 17:34:06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2010-2020年中國縫紉機行業發展前景預測面對起始于2008年初的這場全球性金融危機,中國縫制機械行業不可避免地受到了重創,這讓人想起了十多年前。
20世紀90年代初,服裝成衣化生產的普及使得國產工業縫紉機一時間供不應求。然而好景不長,隨著市場的逐漸開放,外資企業紛紛涌入國門。面對技術領先、理念先進的國外縫制設備品牌競爭,基礎薄弱的中國縫制機械企業進入了一個長達五、六年的調整期。一時間,企業艱難前行,但卻讓整個行業完成了一個體制改革、結構調整、技術積累、品牌積淀的蓄勢過程。
正是有了這樣的積累,當我國加入WTO后,以紡織服裝為首的輕紡產品出口能量大量釋放時,中國縫制機械行業抓住了這一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在產品方面,很多國產產品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以工業縫紉機為代表的縫制設備全面實現了機電一體化,其性能、質量讓10年前產品的簡單結構和粗糙技術難其項背;在產品品種方面,國產設備也與國外品牌產品縮短了差距,開袋機、貼袋機、門襟機這樣的自動化縫制單元都可以實現在國內自主研發和生產。
此外,產品完全實現高速化。高速化主要體現技術的進步,縫紉機轉速每提高1000轉,對機器結構、零部件精度、裝配的要求都非常高。
產品性能有了顯著的提升,而企業和品牌發展也獲得了質的飛躍。國有企業完成改革,民營企業實現了脫胎換骨的改造,建立起現代化企業制度,“上工”、“標準”、“中捷”、“杰克”等品牌在海外市場開始與國際品牌直面競爭……
可以說,剛剛過去的這個10年是中國縫制機械在產品結構、質量、品牌及技術上都得到了長足發展的10年,可謂中國縫制機械行業發展的黃金10年。工業用縫紉機:做大做強或做專做精,是中國縫企未來方向。
無論是行業還是企業,正是在一輪輪的危機中,通過創新、升級達到一個新高度,為下一個階段的發展積蓄力量。所以,中國縫制機械行業此時面臨的危機就像10年前一樣,得到歷練的國內縫機企業將發展得更加成熟。
當然,行業發展并不是簡單的重復,經過了最近10年的積累和發展,中國縫機業已經站在了更高的起點上。如今,業內已達成高度共識,過去那種靠量的擴張的粗放式發展方式將不可持續,下一步的發展一定是走“技術+品牌”這樣的道路。
可以看到,雖然經歷了近一兩年的行業調整,但很多有遠見、對行業發展有堅定信心的企業將其視為化危為機的機遇,在技術創新的投入上并沒有放慢步伐,一些有實力的企業都投入很大力量著重提高有自主創新產品的研發。
所以,未來10年中國縫機業一定會出現一批能瞄準世界先進水平,直面國際競爭對手,進入國際前列的公司。而大多數中小企業則實現轉型,發揮自己的優勢在某一類的專用設備上做專、做精、做深,擁有良好的贏利空間。
理性、務實地規劃未來的發展,或做大做強,或做專做精,這是中國縫機企業未來的方向。而企業重組、資源整合則是與之伴隨的一個發展趨勢。
如今,我們的企業從生產能力到資本的積累雖有一定的基礎,但跟國際先進水平相比還存在一定的差距,所以通過收購國外品牌、購買技術來彌補自身在技術和品牌上的不足,以此增加在市場競爭力的好戲將會在越來越多的國內企業身上上演。
另外一點,面對國內企業間資源浪費、重復競爭嚴重,花大量財力人力研制同樣產品的情況下,每家企業既不能實現技術提升,又不能保證利潤空間。對此,企業之間重組聯合、互相參股、共同營銷、開發的意識已經趨于明朗。目前雖然還處在試探嘗試階段,但只要企業家有這樣的一種共識,終將會有結果。
總之,對于新10年的中國縫機業來說,不僅要進入世界領先水平,而且要在對國外企業的競爭中占據明顯優勢,并引領這個行業發展。同時,伴隨中國服裝品牌快速成長與提升,優秀的國產設備將成為其必要不可少的有力支撐。這是未來10年行業發展的遠景藍圖,也是我們為之努力奮斗的目標。多功能家用機:人均GDP6000美元,普及將具備基礎
當前,國家正在鼓勵各個行業為拉動內需做貢獻,相對于工業縫紉機對拉動內需的間接作用而言,家用縫紉機的貢獻則更加直接。
20世紀80年代,中國的家用縫紉機保有量很高,10個家庭中差不多有一半擁有家用縫紉機。但隨著成衣業的發展、社會進步、生活節奏加快,在人們不需要縫縫補補做衣服這樣一種背景下,縫紉機逐漸退出了中國家庭。現在所說的家用機回歸,并不是簡單的產品回歸,而是人們重視精神享受的生活方式的回歸和體現。
如今的多功能家用機,其功能已經有了很大豐富和提升,完全顛覆了以前老式家用機縫縫補補的簡單功能。最先進的機電一體化多功能家用機可以通過電腦設計圖案后直接縫紉……可以滿足人們追求個性化、追求生活情趣、倡導DIY的需求,甚至還成為一些都市白領們的減壓方式。再加上人們生活水平提高,對子女的教育也開始重視動手能力的培養。所以,此時談家用機重回家庭,已經有了一定的市場基礎。
根據調研,多功能家用機的主要市場一直在歐美、日本,不僅市場穩定,而且還形成了一種縫制文化。2009年5月,日本兄弟工業株式會社曾給北京一所小學贈送了10臺多功能家用機,以便給學生們開辦課外培訓班,從小培養縫制文化。活動上,兄弟公司的一位部長拿出兩個漂亮的布袋子說:“這兩樣東西是從我女兒那里借來的,是她上學時用來裝水壺和便當的。它們都是我太太在家自己縫的,小的時候媽媽也曾給我縫制過這樣的東西。你愛一個人就應該親手給他做一個東西,這種愛可以一代代傳承下去……”由此可見,這樣一種縫制文化在日本已十分普及。
據了解,日本小學專門設有縫紉課。此外,日本縫紉機協會每年都會舉辦全國中小學生縫制作品比賽。而且在日本,多功能家用機商店裝飾得都十分漂亮,店內各種縫紉機、教科書,以及布料、花邊、紐扣等輔料應有盡有。顧客不僅可以從新做起,也可以購買半成品并按照說明一步步完成一件漂亮的作品,這條產業鏈非常完善。
而此前,我們的國家還不具備這樣的條件。生活水平還比較低、工作節奏快、很多女性也都在外工作……不過,據調研顯示,當人均GDP進入6000美元時,多功能家用機的普及將更具備市場基礎。隨著生活方式的回歸,特別是中國人均GDP已經突破3000美元后,雖然國內各地區域經濟水平還不平衡,但像北京、上海、廣州這樣的大城市,已具備多功能家用機回歸家庭的基礎。
如今,在國內的家用機市場上,“飛躍”家用機發展較好。不僅有自己的教材、半成品,還吸取國外成熟的經驗,開設“愛家縫藝”培育消費者的縫紉文化。
但現實的問題是,在開拓國內家用機市場方面,我們的企業還沒有形成一股合力,生產家用機的企業還不多。中國有4億個家庭,多功能家用機市場將是巨大的,要打開這個市場還需企業群體開拓的共識跟合力。
無論是企業合力培育市場,還是市場需求促進企業合力開拓。可以預見,多功能家用機以一種暫新的面貌、暫新的功能重回家庭的夢想一定能實現。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上一篇:2010中國電子元件行業研究
- 下一篇:中資銀行發展趨勢預測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