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年我國玻璃行業標準有望提高
2010/12/2 13:53:29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2010年我國玻璃行業標準有望提高要推動我國玻璃行業的產業升級和結構優化以及更大發展,標準化是一個有效手段。
行業發展高速“滾雪球”
上世紀80 年代起,我國平板玻璃工業進入發展高峰,連續多年保持30%左右的增長速度。至2009 年年底,已經建成和在建的浮法玻璃生產線超過200 條,平板玻璃產量達到5.77 億重量箱,占全世界總產量的53%,已經連續20 年位居全球第一。在產量快速增長的同時,我國玻璃工業的生產規模、裝機水平、產品結構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據不完全統計,我國的玻璃加工企業超過4000 家,年產中空玻璃超過兩億平方米,鋼化玻璃1.8 億平方米,鍍膜玻璃超過8000 萬平方米,夾層玻璃超過4000 萬平方米。2009 年,在逐漸擺脫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后,低輻射鍍膜玻璃、節能中空玻璃和太陽能光伏玻璃等節能玻璃產品的產量大幅提升,并且在未來還會有相當大的發展空間。
業內人士指出,我國玻璃行業在“滾雪球”式的快速發展同時,面臨著產能過剩、標準滯后、發展無序、產業結構不合理、生產方式粗放等諸多問題。未來幾年,玻璃行業的發展目標就是因勢利導,加快推進玻璃工業結構調整,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盡快調整產業結構,抑制重復建設,把有限的要素資源引導和配置到優化存量、培育新的增長點上來,注重質量和效益,大力發展符合市場需求的高新技術和新型玻璃產品,促進玻璃行業實現可持續發展。
標準工作尋求新突破
“ 建立一套全面完整的、涉及各個環節的玻璃標準體系,對于提升全行業整體的標準化技術水平意義重大。”黃建斌介紹說,2001 年,我國成立建筑用玻璃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目前初步建立起建筑用玻璃專業的標準化體系。該標準體系覆蓋了玻璃行業的產品質量與檢測、能源消耗、生產過程控制、產品包裝、儲運、使用等各個方面。
近些年來,我國玻璃行業產量和技術水平大幅提高,正在從玻璃生產大國穩步向玻璃生產強國邁進,標準化工作的重要性日漸突現,生產企業的自主研發能力不斷提高,正逐步成為標準化工作的主體。相對于國際上處于領先地位的歐洲標準、美國標準和日本標準等,我國玻璃行業的標準在近幾年通過轉化、參照,已經逐步接近國際、國外標準的水平,尤其是在具體的安全指標上,已經與國外標準基本處于一個水平線上。但在玻璃行業國際標準化領域,我國很難有大的突破。
產業升級帶動質量提高
2007 年,國家發改委等部委聯合發布了《關于促進平板玻璃工業結構調整的若干意見》,隨后又相繼發布了《關于做好淘汰落后平板玻璃生產能力有關工作的通知》和《平板玻璃市場準入條件》等文件,明確了玻璃工業結構調整的指導思想,從產品質量、綜合能耗和污染排放3 個方面提出了具體的目標。并要求制定和完善平板玻璃質量、能耗、環保等方面的技術規范和標準。為此,全國建筑用玻璃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組織制定了《平板玻璃單位產品能源消耗限額》國家標準,同時修訂了《平板玻璃》國家標準,將原有的《浮法玻璃》、《普通平板玻璃》、《著色玻璃》3 個標準的內容融為一體,以浮法技術為基礎,提出了統一的要求,其中優等品的部分指標超過歐洲EN572 標準。“ 未來平板玻璃行業的標準化工作將立足于科技進步和創新,在確保科學性、先進性、適用性的基礎上,通過提高標準的技術水平,配合國家產業結構調整的宏觀政策,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堅決淘汰落后的生產工藝,淘汰質量低劣的產品,帶動行業質量水平的提升,節能降耗,提高產業競爭力。” 黃建斌指出,玻璃行業標準化的重點領域包括建筑用特種玻璃、安全玻璃、節能玻璃,廢舊產品與廢棄物綜合利用,具有環保和健康功能的裝飾裝修玻璃材料;太陽能光伏玻璃與建筑一體化應用技術的研制,促進新型玻璃在建筑工程中的應用,建筑用玻璃光熱性能及其檢測方法等。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上一篇:發改委:降低17大類藥品價格
- 下一篇:“服務戰”的打響,將令陶瓷業再煥生機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