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保健品市場產品質量良莠不齊
2011/2/18 10:16:24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中國保健品市場產品質量良莠不齊近年來,保健食品行業在我國逐漸形成了一個規模龐大的產業。然而,由于該行業發展過快、過熱,也呈現出較為混亂的局面,再加上相關法律法規還不夠健全,使得對該行業的監管存在一定難度。
據有關資料顯示,國內保健食品生產企業中,投資總額在1億元以上的大型企業只占2%,更多的是投資1000萬元甚至10萬元以下的企業,該類企業占全部廠家的50%。中國消費者協會的一項調查顯示,我國70%以上的保健食品存在虛假、夸大宣傳的現象,有相當比例的保健食品為假冒產品。
造成保健食品市場混亂的原因在于該行業準入門檻較低。由于保健食品行業大多奉行短、平、快的原則,企業在產品研發上的投入在短期內難以得到回報,因此,商家為追求短期利益而造成產品技術研發薄弱,產品長遠發展缺乏堅實的基礎。此外,保健食品不像藥品那樣有嚴格的市場準入制度,不需要經過長期的臨床試驗。我國對保健食品行業生產環節要求不是太高,缺乏一個嚴謹的質量控制體系,加之審批相對簡單,故而大量的非專業化企業涌入保健食品行業,對保健食品市場監管帶來很大困難。
要改變保健食品企業數量多、生產規模小、資金投入少、科技含量低、開發能力差、功效成分不明的局面,必須提高市場準入門檻,建立嚴格的保健食品質量標準。對于新申報的保健食品,應借鑒國內新藥申報的程序,嚴格把關。保健食品審批前期不僅需要動物和人體試驗證明其具有某項功能,還需要明確具有該功效的有效成分(或稱功能因子)含量。對保健食品的功效檢驗可采取"固定加隨機"雙復核的二次檢驗機構模式,即初檢驗由固定的檢驗機構完成,二次檢驗由審批部門隨機從有資格的檢驗機構中抽取一家承擔,從而做到互相監督、實現雙保險。此外,保健食品在上市之前還要經歷樣品檢測、材料初審、技術評審和申報,最終核發保健食品批準證書。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