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鐘表行業未來將轉變貿易方式尋求發展
2011/8/29 9:50:58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我國鐘表行業未來將轉變貿易方式尋求發展據海關統計,今年上半年廣東省手表出口2.3億只,比去年同期(下同)增加12%;價值5.5億美元,增長8.6%;出口均價為每只2.4美元,下跌3.1%。
一、今年上半年廣東省手表出口的主要特點
(一)6月份出口規模保持在較高水平。今年上半年,廣東省手表出口呈V字型走勢,1月份出口達4538萬只,同比增加67.8%。2、3月份受春節影響出口量出現回落,3月份回落至2445萬只,同比減少11.8%,4月份開始回升,至6月份再度回升至4248萬只,同比增加3.9%,環比增加7.6%,出口均價為每只2.3美元,同比下跌1.5%,環比下跌5.4%。
(二)以加工貿易方式出口為主,一般貿易出口大幅增長。今年上半年,廣東省以加工貿易方式出口手表1.6億只,增加4%,占同期廣東省手表出口總量的(下同)71.1%;以一般貿易方式出口4286萬只,增加63.8%,占18.8%。
(三)民營企業、國有企業和外商投資企業出口三分天下,其中民營企業出口快速增長。今年上半年,廣東省民營企業出口手表8143萬只,增加34.1%,占35.7%;國有企業出口7894萬只,減少0.5%,占34.6%;外商投資企業出口6773萬只,增加6.6%,占29.7%。
(四)對香港出口約占6成,對歐盟、日本出口平穩增長,對美國出口小幅下跌。今年上半年,廣東省對香港出口手表1.3億只,增加10.4%,占58.5%;對美國出口3385萬只,減少4.5%;對歐盟、日本分別出口1934萬只、1013萬只,分別增加35%和18.2%。
(五)出口品種以電動手表為主。今年上半年,廣東省出口電動手表2.3只,增加12 %,占99.3%;此外,出口機械手表156萬只,增加2.3%。
二、當前值得關注的問題及相關建議
(一)行業仍處于價值鏈低端,整體競爭力有待提升。近年來,我國鐘表行業發展的主線是依靠低廉的勞動力資源,走低成本擴張的道路,形成了低水平重復的產業結構,產品同質化情況嚴重,一方面低價產品的生產能力大量過剩,另一方面適應現代時尚消費的有效供給不足,技術含量高、質量好的高端品牌仍然依靠進口。除少數剛剛起步的高檔機械鐘表外,我國鐘表總體層次不高,處在世界鐘表工業價值鏈低端。目前,我國手表產量已占全球市場的80%,出口總值為20億美元左右,僅占全球市場的10%。此外,我國鐘表品牌在國際市場上的影響力和認知度微乎其微,由于缺乏屬于自己的強勢品牌,很難在市場上形成持久的競爭力。
(二)行業科技基礎薄弱,技術創新和產品開發能力較弱。鐘表行業的核心技術是高精密機械和信息技術,其載體是機芯的設計創新、精細加工和質量控制。目前我們仍未完全擺脫跟隨仿制的模式,缺乏自主創新機芯設計,特別是高檔機械時鐘、高檔機械手表和多功能石英表機芯,芯心水平的滯后,難以帶動整個行業的產品升級。同時,由于缺乏高水平科技研發人才和高素質的制表大師,尚未形成有效的高、中、低級梯次技能人才隊伍,進一步制約著我國手表行業發展。
(三)缺乏全球的市場營銷策略。由于我國手表生產企業多以加工貿易方式生產,對國外市場依賴程度高,且出口大多數屬于中低檔產品、附加值低,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仍然偏弱,市場開拓也主要依賴于香港的轉口貿易。因此,盡管我國手表產量世界第一,但話語權和定價權缺失,其關鍵是缺乏全球的市場營銷策略,不掌握北美、歐洲、中東、南美等區域目標市場的需求要素、價位寬容度和貿易規則,制約出口進一步增長。
為此建議:一是鼓勵企業積極開拓非洲、東盟、拉美等新興市場,盡量降低對香港、歐美市場的依存度;二是大力推進手表行業的升級轉型,引導行業加大材質、產品質量和設計方面研發投入,實施名牌戰略,加強自主品牌建設,培育名牌,樹立品牌意識、精品意識,提高行業綜合競爭力;三是要引導、鼓勵構建由企業主導、科研機構、高校積極參與的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從而推進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行業技術創新體系的形成,不斷增強行業自主創新能力。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上一篇:我國白酒行業投資普遍看好
- 下一篇:中國南方5省電力缺口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