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集成電路(IC)產業將迎來新的契機
2011/9/22 18:13:05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中國集成電路(IC)產業將迎來新的契機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訊:中國集成電路(IC)產業將迎來新的契機,那就是相變存儲器(PCM),它將會使中國成為世界IC王國。近日,美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耶魯大學教授馬佐平在中國科協年會特邀報告會上分析世界IC產業發展趨勢,在所謂的“硅器時代”,他認為中國IC產業發展迅速,未來發展前景廣闊。
馬佐平1945年11月生于甘肅省蘭州市,1974年獲得美國耶魯大學博士學位。他憑借在研發“互補性氧化金屬半導體”閘介極科技方面的貢獻,成為美國半導體微電子科技領域的權威。2003年當選為美國工程院院士,2009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目前,馬佐平正領導著新一代存儲設備的研發。
在特邀報告會上,馬佐平提出在石器時代、銅器時代、鐵器時代之后,人類自20世紀開始進入“硅器時代”。他說,從歷史上來看,哪一種器件對我們生活方式影響最大就把它歸納成某種時代,用這種衡量標準,現在是“硅器時代”。因此,對于年輕科技工作者或學生來說,他建議未來的工作領域進入有關硅器的領域。
目前,電子是多數發達國家最大的產業,并且是最迅速發展的產業。在世界各產業的銷售額中,電子工業在多年以前就超過了汽車工業,集成電路也在幾年前超過鋼鐵工業,而且它的成長率更快。
馬佐平介紹,當前中國IC市場有三個特點:一是市場規模世界第一,二是增長速度世界第一,三是IC外貿逆差國內第一。目前,中國僅能自給IC需求的20%。
他認為,中國IC產業的契機是相變存儲器(PCM),它將徹底改變芯片設計結構,也是全新的惟一可量產的存儲器。與閃存存儲器相比,PCM較快速,可靠性高,體積小,且較省電。未來十年,PCM將取代閃存的一大部分。中國沒有傳統存儲器的包袱,國際半導體大廠商,不會輕易采用新技術取代原有的技術,而相變存儲器能給中國IC產業帶來發展契機,使中國成果世界IC王國。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上一篇:2011年半導體市場差強人意
- 下一篇:2015年中國LED產業規模將達5000億元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