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開始進入家用電器報廢高峰期
2012/3/7 10:27:20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中國開始進入家用電器報廢高峰期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訊:據國家發改委數據,我國已開始進入家用電器報廢的高峰期,每年的理論報廢量超過5000萬臺,報廢量年均增長20%,預計到“十二五”末期,年報廢量將達到1.6億多臺。2009年“以舊換新”政策實施以來,在國家補貼政策的推動下,我國初步建立了由生產企業、銷售商、正規拆解企業構成的廢家電回收處理體系。
2009年6月國家開始實施家電以舊換新政策,家電回收企業以招標方式確定,中標回收企業收購的舊家電一律交售給指定拆解企業進行拆解處理。中標回收企業既有蘇寧、國美、大中這樣的大型家電零售商,也有聯想、海爾、格力等家電生產企業,還有再生資源回收公司這樣的單純回收企業,家電以舊換新回收渠道實現多元化。
通過這項措施,廢舊家電被統一回收到正規拆解企業拆解處理。由于國家給予一定補貼,消費者愿意把廢家電交給生產企業或商場,正規拆解企業也得以通過正規渠道得到集中回收的舊家電。據李東生介紹,到政策結束的兩年多來,符合環保要求的拆解企業已經達到了102家。由此,一條由生產企業、銷售商、正規拆解企業構成的廢家電回收處理體系初步建立。
隨著“以舊換新”的結束,這條家電回收產業鏈卻面臨被“游擊隊”沖斷的風險。正規回收處理企業由于加裝昂貴的環保設施,還要開具正規發票,運作成本較高,所以在回收舊家電時與小作坊相比缺乏價格優勢。有關數據顯示,2009年以前,廢舊家電約50%被賣到了廢品市場,40%送給了親戚朋友,10%還閑置在家,還有極少部分被丟棄。
據李東生介紹,當時,廢舊電子產品回收、處理與再利用業分布地區主要集中在天津郊區、浙江臺州、廣東清遠、南海和汕頭等地,這些地區以拆解廢舊電子產品以及處理洋垃圾為主,各地區基本上都有自發形成的廢舊電子產品回收網絡,回收渠道主要有三種:一是被稱為“游擊隊”、走街串巷的收廢商販;二是打著“以舊換新”的旗號,但其實仍與“游擊隊”合作,集中回收廢舊家電的商家和賣場;三是少數具有資質的電子廢棄物拆解企業從各渠道回收并處置廢舊家電。其中占主導地位的是第一和第二種渠道。
以舊換新政策實施前,市場活躍著大批個體回收戶,在各地舊貨市場租家門店,其承攬的業務多樣,既有廢舊電器回收,也出售二手產品,還可能承攬維修業務。成色新的話,可以直接轉賣給有需求的消費者,成色舊的就賣廢品,或者拆零件。在這種模式下,拆解環節隱憂頻生。為了節約成本,基本都采用最簡陋的設備和簡單的粗放型處理技術提煉貴重金屬,如焚燒和酸解,直接對空氣、土壤和水質造成了極大的污染。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上一篇:解讀茅臺集團“千億茅臺”戰略
- 下一篇:日化企業如何分食經濟型酒店這塊大蛋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