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車消費市場的萎縮 潤滑油市場也受到拖累
2012/8/13 17:38:46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汽車消費市場的萎縮 潤滑油市場也受到拖累由于汽車消費市場的萎縮,潤滑油市場也受到拖累。莫陽告訴記者,這其中下滑最明顯的就是民營潤滑油企業。由于油品采購渠道的政策限制,民營潤滑油企業只能拿到高價油。最終導致產品價格高,市場無法消化,被迫退出。
有關專家認為,國際石油市場波動頻繁,導致潤滑油市場進入了高成本時代。加上來自石化相關產業的調整以及相關法規出臺等影響,潤滑油行業淘汰洗牌已成必然,靠低端產品價格戰來爭奪市場的方法顯然已不適用,目前已有部分中小企業淡出或者停產,進入休眠期。
民營潤滑油企業大批死亡
潤滑油是我國最為市場化的石油產品之一。上個世紀90年代,中國潤滑油市場迎來了不速之客,跨國品牌紛紛窺視中國市場,對中國的潤滑油市場進行了理性分析,配置其全球性戰略資源,利用先進的營銷理念結合中國的實際情況,以其高質量的油品、完善的服務理念,給中國潤滑油行業施展了一道“鎖喉功”,形成了高額利潤的市場沖擊波。
目前,國內潤滑油市場競爭非常激烈,日趨白熱化。涉足國內市場的企業數量眾多,國企、民企、外企各占有一定的市場比重,其中大型國企及外企品牌較易獲得消費者青睞,市場份額提升較快,這反映了潤滑油市場集中度有望進一步提高的趨勢。
作為最大的民營潤滑油企業,東風潤滑油還在不斷地謀求并購對象,“目前已經收購10多家民營油品企業。”莫陽透露。而東風潤滑油看重的正是這些企業的生產線。擴充產能成為東風對抗行業風險的重要手段。隨著許昌30萬噸產能基地建成投產、河北邢臺和牡丹江產能項目相繼啟動,東風潤滑油的產能規模已經達到年產150萬噸,成功擠進前五名。
通過多年來不斷上演的競爭,目前,中國潤滑油市場三大格局態勢逐步清晰,國際品牌與國內強勢品牌形成高壓之勢,數千家民營潤滑油企業在忙于生產這一個兼具工業品與消費品特性的商品同時,大多數者感到舉步維艱。
“因受到多方面的競爭壓力和淘汰,10年前中國的民營潤滑油企業有3000多家,到今天只剩下了1700多家。”上海海申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總經理黃克儉表示。
“民營油企大批死亡也實屬正常。”任浩寧分析道,一方面,民營油企難有原油進口權限,石油供銷都受制于大型國企;另一方面,國企及外企資金雄厚、研發技術先進、市場份額較大、品牌認知度較高、競爭優勢明顯,收購或淘汰民營油企并非難事。潤滑油行業的企業在面臨生存、發展等多重壓力的過程中,同時迎來生產成本、人力成本、傳播成本的不斷上漲,這對于幾千家民營潤滑油企業來說,是實際存在的最大問題。
相比之下,國內大型潤滑油企業的優勢則充分顯現。中國石化潤滑油公司正在按照發展軌跡整合內部資源。中國石化潤滑油公司總經理宋云昌表示,目標是建立起符合市場規律的“產銷研”一體化的管理模式和運行機制,進一步提升渠道競爭力。
顯然,中石化潤滑油公司已然拉開了整合大幕。
市場調整良機出現
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潤滑油高端化、細分化、專業化的客戶需求趨勢明顯,潤滑油所具備的工業品和消費品雙重特性的分頭演進,正助推著潤滑油市場的變革。
“當一個企業發展到一定程度,或者行業的不穩定因素太多,有的時候出于無奈退出或者合理轉型,不失為權宜之計。”安美潤滑品牌總監顏國飛表示,目前行業的生存壓力還在不斷加劇,很多企業開始謀求新的突破。
專家表示,目前國內大部分中小型潤滑油廠家都是定位在低端市場的不知名小廠。在生產成本逐年上漲的情況下,一些中小企業要想與大品牌競爭,生存下去,必須有新的構想。
在市場景氣度相對較低的時候,往往是生產低端產品的中小型企業容易倒閉,而一些生產高端產品的中小型企業則能夠度過危機期。
在黃克儉看來,傳統民營工業油企已經走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末路。因為產品技術含量有限,價格利潤空間越來越被擠壓,很多企業也許目前沒有生存上的問題,但是未來發展很多企業是沒有明確的方向的。所以,轉型是必然的。民營企業必須建立自己的技術力量團隊,利用某方面的自身技術產品優勢,開拓某方面針對性的細分市場向高端油品發展,同時提供必要的服務,與普通油品差異化發展,才有出路。
“目前不一定是潤滑油行業整合的最佳時機,不過卻是潤滑油市場調整的良機。”任浩寧分析認為,經過長期發展,潤滑油市場飽和度明顯提升,企業數目眾多,知名品牌獲得消費者強烈認同。明星企業市場份額顯著提高,兼并收購中小油企、搶占潤滑油市場制高點的欲望十分強烈,新的整合浪潮有望提前到來。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上一篇:上半年我國機床工具行業產銷繼續保持增長
- 下一篇:中國保健品將會出現一個井噴式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