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年我國縫紉機械行業分析
2012/11/30 10:18:24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2012年我國縫紉機械行業分析隨著國際縫制機械產業轉移和我國工業縫紉機制造體系的不斷發展壯大,我國縫制機械零部件行業已形成了產品門類齊全、規模最大的縫制機械零部件制造與配套體系。
經過全球金融危機和歐債危機的兩輪洗禮,雖然當前我國縫制機械零部件產業的產銷下降幅度較大,但相對第一次危機來臨時的焦慮茫然,當前零部件企業發展更趨理性,企業抗風險能力明顯提高,提升產品質量普遍得到重視,轉型升級步伐正在加快。
據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的不完全統計,我國縫制機械零部件行業目前共有零部件企業1200余家,主要分布在浙江、江蘇、京津、廣東、山東等地區。
其中,浙江是零部件企業最為集中的產區,目前共有零部件生產企業600多家,占全國零部件企業總量的50%,主要分布在浙江省內的寧波、臺州、東陽等地。
江蘇省是我國縫制機械零部件的第二大產區,共有零部件企業近400家,占全國零部件企業總量的33.3%,主要分布在菀坪、常熟、南通、揚州等地區。
北方地區零部件企業主要分布在京津周邊以及河北的青縣、昌黎等地,約有零部件生產企業200余家(北方地區零部件產業布局統計詳見表3),為我國縫制機械零部件的第三大產區。
除上述三大產區外,上海、廣東、山東、重慶、湖南等地也有一批具有特色的零部件制造企業,如萊州強信、重慶零一、凱斯零件、中山銀龍等,他們在刀片、軸類、機殼加工、機架等零部件生產方面具有明顯的優勢和影響。
產銷下降效益縮水2011年,零部件行業年總產值約240億元,與2010年同期相比增長約20%。據中國縫制機械協會對零部件行業42家企業的調研統計顯示,我國縫制機械行業零部件產業42家規模以上企業2011年總產值為17.9億元,同比增幅為26.5%;銷售收入為15.2億元,同比增幅為25.1%。
大企業產業規模不斷增強,這是零部件產業近年來呈現的一大趨勢。據不完全統計,2011年我國縫制機械行業零部件產業中年產值超過1億元的龍頭企業有寧波德鷹、萊州強信等少數幾家企業,而年產值超過5000萬元的骨干企業有寧波五菱、寧波勇耀、寧波華一、浙江華洋、興港鋁業、江蘇萬工、浙江慧捷、揚州長江、浙江振盛、杭州紅磊、常熟福山機械等10余家企業,年產值超過2000萬元的企業數量估計超過20家。
2012年,在國內需求驟減,國際需求疲軟的大環境下,我國縫制機械行業整體呈現“量值同比加速下滑”的態勢,零部件企業訂單數量驟減。據調查,2012年我國零部件企業平均產銷降幅超過40%,企業效益不斷縮水。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上一篇:我國三網融合試點取得階段性成效
- 下一篇:煤制乙二醇路線是必然發展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