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我國非織造布年產量接將達到380萬噸
2013/11/7 10:42:46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2013年我國非織造布年產量接將達到380萬噸產業蓬勃崛起
非織造布是產業用紡織品最為活躍的領域之一,它既可作為原料應用,也可是終端制品,廣泛應用于醫療衛生、過濾環保、土工建筑、交通工具等領域。非織造布的工藝多樣,近些年來,我國紡粘、水刺、針刺、熱風、熱軋、氣流成網等生產工藝均延續了良好的發展局面。2012年非織造布年產量接近344萬噸,同比增長超過10%;2013年1~5月,非織造布產量已達到104萬噸,同期增長逾13%,一路保持了較高的增速。
隨著非織造產業如火如荼的發展,也成就了一批具有實力、頗有特點的生產企業,他們支撐了中國的非織造產業,甚至躋身世界非織造產業的優秀成員名單。在本次會議上被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授予“2012/2013年度中國非織造布十強企業”稱號的廣東俊富實業有限公司,2010年即被世界權威機構評為全球第30位非織造材料生產商,其產品領域主要為醫療與衛生用紡織品、土工用紡織品。煙臺泰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這家由中國首家特種纖維企業煙臺氨綸股份有限公司發起成立的企業,專業從事高性能纖維的研發與生產,開發的氨綸、間位芳綸、對位芳綸三大系列產品,均獲得Oeko-TexStandard100一級證書,其中紐士達氨綸和泰美達間位芳綸是國家重點新產品。泰和新材在發揮好現有生產能力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主導產品生產規模,吸收整合相關資源,重點建設芳綸產品集群,拓展芳綸上下游產品鏈條,推動芳綸下游產品系列化、終端化、規模化發展。芳綸纖維產業化生產線打破了國外壟斷,為我國軍隊、國防建設做出了突出貢獻。
本次獲得“中國非織造布行業最具成長性企業”稱號的南京際華三五二一特種裝備有限公司,是我國濾材行業的知名企業,自主研發的袋式除塵高性能濾材成為惟一承接國家科技部863計劃的企業,打破了國外壟斷,填補了國內高端濾料的空白。研發的環保濾料成為首鋼等國內大型鋼鐵企業的首選濾料,廣泛用于水泥大型回轉窯、火力發電、垃圾焚燒等高溫、高腐蝕煙氣除塵行業。2009年“燃煤電廠專用高性能PPS梯度濾料研發”項目獲得“神華杯”第二屆中央企業青年創新獎,2010年“高強耐腐蝕PTFE纖維及其濾料開發和產業化”項目獲得中國紡織工業協會科學技術一等獎。
中國非制造產業的高速發展也吸引了全球非織造布生產商的目光,國際非織造布巨頭基本都在華設立了工廠。普杰無紡布(中國)有限公司是美國普杰集團(PGI)在亞洲區設立的三家公司之一,主營生產非織造布,供應衛生、抹布、醫療和行業市場。普杰(中國)自建立就致力于技術革新與進步,最早在中國開發出三拒(抗精、抗油、抗血)產品,主要出口到歐洲、美國,至今已有10年歷史;自主研發的醫療手術服用非織造布,完全滿足歐洲EN13795以及美國AAMI標準;自主研發的柔軟型非織造布Medisoft和Supersoft產品,極大提高了產品性能,獲得美國專利;成功開發以PP-PE共聚物為原料的非織造布以及符合歐洲EN868標準的醫療包布用非織造布。
“正是有一批中流砥柱的實力型企業,支撐了中國的非織造布產業,甚至為世界非織造布產業提升了中國話語權。”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會長李陵申說。我國非織造布產業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在專業纖維和設備、制造工藝和后整理、終端應用開發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在規模上已經成為世界最大的非織造布生產和出口國。
多方協作 縮短差距
雖然整體技術檔次處于中檔水平,但是客觀評價中國非織造布與國外先進水平的差距,李陵申卻說:“差距很明顯:我國非織造布進出口產品間1.8倍的價格差就映射了這種差距。”
李陵申認為,這種差距表面上反映在產業集中度和產品價格上,其背后則更多是國內外行業在經營理念、市場環境、基礎研究、產業鏈配套和專業人才等方面的差距。他呼吁用政、產、學、研、用相匹配的產業鏈優化模式來解決和縮小這種差距:在政府層面,希望國家對行業的健康發展繼續給予支持,對重點應用市場的開拓給予政策傾斜;在行業層面,希望通過推動產業鏈上重點企業和科研院所之間進行縱向聯合,采用產業聯盟的形式解決制約行業發展的共性問題;在企業層面,希望企業,特別是行業重點企業承擔起行業主體的責任,轉變經營理念,重視技術、人才和品牌在發展中的作用,通過提高管理和產品檔次來獲取更大的收益,得到更好發展。
國家工信部消費品司副司長王偉指出,工信部將按照紡織工業轉型升級的總體要求支持核心技術的開發和改造、加強公共服務能力建設、支持環保產品開發。
依托“會”的影響,打造國際形象,顯然也是行業進步和行業提升的重要途徑。據悉,近年來行業協會先后與美國、歐洲、日本、韓國、土耳其、印度和中國港臺地區的相關協會組織進行了友好交流,探討在行業信息、展會論壇、標準等方面深入合作。協會希望通過這種合作,為國內企業學習國外先進經驗,開拓國外市場、消除貿易壁壘,建立國內外標準互認,促進新產品開發等提供便利和幫助。本次中國國際非織造布會議即由中國產業用紡織品協會聯合美國非織造布協會、歐洲非織造布協會共同舉辦的,邀請相關政府部門領導和美國、歐洲、日本、韓國及我國港臺地區的非織造布協會和企業代表出席,就國際區域內非織造布的最新市場、技術和應用情況進行交流。更有深意的是,會上發布了本屆“非織十強評選”結果,對獲獎企業進行表彰。這是向世界同行展示我國優秀非織造布企業的形象,這種形象是“中國力量”在規模、技術創新、品牌和綠色環保方面的綜合體現,其意在加深國際業界對“非織十強”的認知,以逐步確立中國產業的國際形象。
借助十強 確立行業方向
本次會議,中國產業用協會利用這個國際會議的平臺,高調推出了“2012/2013年中國非織造布十強企業”、“最具成長性企業”和“優秀供應商”名單,“我們的目的很明確:通過表彰優秀企業,提高其知名度和擴大影響力,一給行業發展明確方向,二為行業優勢企業發展助力。”李陵申說。
評選設置了企業規模和效益、裝備和研發創新、市場和品牌、節能減排和社會責任等5個維度,每個維度設置不同的權重,全面考察企業的實力,最終評選出行業內綜合實力最強的10家企業。不言而喻,規模、研發創新、品牌和可持續發展,正是現階段協會鼓勵行業企業發力的著力點。而優秀供應商的設置,則凸顯了協會希望延伸產業鏈配合,塑造產業全景的考慮。李陵申說:“非織造機械設備和纖維原料供應商的技術進步,推動了我國非織造布事業的快速發展和產業升級,各種整理助劑的使用為非織造布增添了多種優異性能,從而開拓了非織造布事業的更多終端應用。行業非常希望從這些供應商中,遴選出一批專注行業發展,具有較強研發能力、產品質量穩定、服務優質高效且信譽優良的企業,與非織造布企業結成緊密合作伙伴,實現互贏。這既是對供應商資質的一種認證,也是今后良好合作的開端。”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