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保供應到調結構 國內火電新增裝機容量將降低
2014/11/5 14:36:45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從保供應到調結構 國內火電新增裝機容量將降低“1949年,我國電力裝機容量僅為185萬千瓦,總發電量為43億千瓦時,即使在改革開放初期,我國仍然處于電力不夠用、‘拉閘限電’的狀態,承受著缺電帶來的各種困擾。”10月24日,國家能源局原局長、中國產業海外發展和規劃協會會長張國寶在第六屆中國對外投資合作洽談會上說。經過多年發展,我國電力產業綜合實力日益增強,2013年我國裝機容量達到12.5億千瓦,發電量達5.32萬億千瓦時,發電裝機容量、電網總規模均居于世界第一位。
張國寶說:“我個人覺得,目前我國電力是夠用的,盡管2012年以后還存在個別‘拉閘限電’的地區,但從目前的電力設備利用率看,尚未充分利用,2013年發電設備利用小時為4511小時,同比降低68小時。”
張國寶介紹,過去電力發展的主要目標是保供應,經過多年發展,目前我國電力供需總體平衡。今年電力消費增速預計比2013年小幅回落,在國內市場逐漸飽和的狀態下,電力企業開始瞄準國際市場。
電力用煤將持續減少
隨著環保要求不斷提高,國家對火電的發展要求也越來越高。
數據顯示,2013年,火電、水電發電量占比分別下降0.9個和0.5個百分點,風電、核電和太陽能及其他發電占比分別增加0.5個、0.1個和0.8個百分點,非化石能源將逐步發展成為電力增量主體。
“考慮到現階段我國新增電源構成中設備利用率較低的可再生能源電力比重在增加,我國電源增長率應適度高于用電量增長率。”中國電力建設集團副總經理姚強說,我國發電裝機容量規模較大,電力經濟效率較低,電源增長率不能過高。
有專家預測,未來電力結構調整過程中,火電新增容量將進一步降低,光伏發電將繼續爆發式增長。到2014年底,我國光伏發電裝機將有望超過3000萬千瓦,從裝機容量上超過核電和生物質能發電,位居火電、水電和風電之后;核電將迎來投產高峰,2014年核電總裝機容量有望突破2000萬千瓦,增長35%左右。
眾多電企在海外投資建廠
多年來,我國電力企業積極實施“走出去”戰略。在電力投資、電力貿易、設備出口、技術合作、工程承包、能源開發等領域的國際合作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在對外投資方面,我國企業以股權并購、特許經營為主要方式,投資領域包括火電、水電、風電、太陽能和電網等。在電力貿易方面,主要開展與周邊國家和地區的電力聯網和交易。”中國產業海外發展和規劃協會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記者在第六屆中國對外投資合作洽談會上了解到,國內多家電力企業已經與多個國家建立了電力合作關系。比如,國家電網公司在菲律賓、葡萄牙、巴西、意大利等國家獲得了輸配電網絡特許經營權;南方電網公司與老撾、越南等國簽訂了電力合作方面的協議;中國華能集團收購了新加坡淡馬錫公司大士能源公司100%的股權,獲得了新加坡電力市場超過25%的份額;華電集團投資印尼巴厘島一期燃煤電廠(42.6萬千瓦)。
“雖然在合作過程中有一些摩擦,有一些需要解決的問題,但是總體來講,我國企業在海外的經濟效益還是很不錯的。”張國寶說。
“未來,我國將加強700℃超臨界、IGCC(整體煤氣化聯合循環)、燃機等技術中外聯合攻關和境外試驗示范;加快第三代、第四代核電相關技術的境外應用。”張國寶說。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