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互聯網企業參與資本市場創造條件
2014/11/25 14:42:53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為互聯網企業參與資本市場創造條件玉米產業鏈品種序列將形成,合約及相關規則公開征求意見證監會21日批準大商所開展玉米淀粉期貨交易,待證監會批復相關合約后,由大商所根據市場狀況和各項準備工作的進展情況確定合約具體掛牌時間。
同日,大商所發布通知,就玉米淀粉期貨合約及相關規則內容公開征求意見。根據相關征求意見稿,玉米淀粉期貨合約交易單位為10噸/手,最小變動價位為1元/噸,合約漲跌停板幅度為上一交易日結算價的4%,最低交易保證金為合約價值的5%,合約月份為1、3、5、7、9、11月,最后交易日和交割日分別為合約月份第10個交易日和最后交易日后第3個交易日,交割方式為實物交割。
據了解,玉米淀粉是玉米的加工產品,是淀粉糖、啤酒、醫藥等眾多產業的基礎原料,下游產品有3500余種,在國民經濟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國是世界第二大玉米淀粉生產國和消費國。2013年,我國玉米淀粉產量約2350萬噸,產值約658億元,表觀消費量約2340萬噸。
近年來,玉米淀粉價格波動幅度較大且頻繁。2009年至2014年上半年,全國玉米淀粉平均出廠價格在1606—3134元/噸之間波動,波幅約95%。2014年上半年,全國玉米淀粉平均出廠價格在2608—3095元/噸之間波動,波幅約18.7%。相關現貨企業的套期保值需求強烈。
玉米淀粉期貨上市后,有助于完善現貨市場價格形成機制,為相關企業提供避險工具,促進相關行業健康發展。同時,玉米淀粉期貨將與玉米期貨形成一個相對完整的品種序列,有助于進一步擴大期貨市場服務國民經濟的范圍。
據了解,大商所從2012年開始研究玉米淀粉品種,對玉米淀粉產業進行了廣泛、深入調研,就相關重點、難點和風險點問題深入分析,廣泛征求國家部委、行業協會、產業客戶和會員單位的意見和建議,同時制定了系統的市場培訓計劃并有序推進培訓工作。玉米淀粉期貨品種2014年8月獲得證監會立項。
一位市場研究人士表示,玉米淀粉期貨合約規模、合約月份等與玉米期貨合約具有兼容性,其相關規則設計不僅符合品種自身特點和現貨貿易習慣,同時符合期貨市場運作規律,既利于產業企業對玉米淀粉期貨市場的參與和利用,也利于跨品種套利交易。
這位人士說,玉米期貨在大商所恢復上市10年來,隨著現貨市場及產業情況的變化,在大商所的不斷培育和完善下運行穩健,市場功能逐漸得到有效發揮。上市玉米淀粉期貨,不僅有助于引導產業升級,淘汰落后產能,而且將形成玉米期貨產業鏈品種序列,便于玉米相關產業客戶替代套期保值。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