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房地產大事件盤點:開局不利政策頻救市
2014/12/25 15:46:07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導讀:2014年注定要成為中國房地產行業不同凡響的一年。這一年,樓市在高開低走中震蕩,限購限貸松綁、降息,一波又一波的救市政策,最終讓調控回歸市場化手段。這一導讀:2014年注定要成為中國房地產行業不同凡響的一年。
這一年,樓市在高開低走中震蕩,限購限貸松綁、降息,一波又一波的救市政策,最終讓調控回歸市場化手段。
這一年,也許是開發商們最為難熬的一年——業績的慘淡、庫存的壓力,預示著前景不妙;但也是成就新舊大佬的一年——萬達商業地產上市成市值最大的開發商,萬科、綠地強者恒強。
這一年,是行業變革的一年,互聯網思維,成為這個傳統行業必須具備的新基因,房企觸網、中介O2O、眾籌賣房,這些勇敢者的創新嘗試將預示著房地產行業一個新時代的到來。
2015年,祝愿中國的房地產業回歸健康、走向良性發展。
限購松綁:救市第一波
2014年樓市開局不利,銷售下滑嚴峻。哀聲一片中,各地政府陸續為限購松綁,拉開了今年的第一波救市潮。
從6月26日呼和浩特第一個正式發文取消限購開始,各地陸續加入到限購松綁或取消的隊列中。到9月26日珠海放開限購,全國46個限購城市中僅剩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和三亞5個城市未取消限購。
6月27日,呼和浩特房地產開發監督管理處發布市政府辦公廳的通知,取消商品房銷售方案備案制度,買房時不再受房屋套數限制。至此,呼和浩特成全國首個正式發文確定取消限購的城市。
緊隨呼和浩特的是濟南。同一天,廈門也傳出放松限購的消息。緊接著,南昌、成都、蘇州等先后跟進。
隨著7月底杭州正式發文放開限購后,限購松綁又進入到一個新高潮,且均正式發文、對外公布,從“猶抱琵琶半遮面”過渡到全面松綁。
7月28日,杭州官方正式發文,購買蕭山區、余杭區住房(含商品住房、二手住房)不需提供住房情況查詢記錄;購買主城區140平方米及以上住房(含商品住房、二手住房)不需提供住房情況查詢記錄。
同日,西安也正式發文取消限購。隨后,寧波、徐州、青島、合肥也陸續發文取消限購。
到9月26日,珠海市住房和城鄉規劃建設局發文放開限購,全國僅剩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和三亞5個城市未取消限購。
限購松綁在各個城市的效果出現了分化,一些庫存積壓嚴重、銷售較為萎靡的城市出現了短暫的成交“小陽春”,如濟南、杭州、呼和浩特;而廈門、天津、南昌等地樓市成交效果甚微。而多數城市,如無錫、南寧、沈陽、蘭州、溫州等,在政策放松初期均出現短期成交沖高現象,之后又逐步恢復至今年3月以來的成交水平。
據中原集團研究中心的監測,呼和浩特在限購取消后的7月,商品住宅成交面積環比上升55%,較今年3月以來月均值上升56%。
杭州在限購松綁后三天(7月29日~31日),樓市成交高達981套,日均成交327套,比松綁前日均漲了79.67%,由此帶動杭州7月樓市成交套數環比上漲22.98%。
中國指數研究院的研究報告指出,單純放松限購不能從根本上扭轉庫存高企、供需不平衡的局面。限購是應對房地產市場整體低迷的一支“強心劑”,能夠在短期內刺激需求集中爆發,但由于市場預期看弱、信貸偏緊等原因影響,持續性需求動力不足,難以扭轉當前市場的整體低迷態勢。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