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機器人發展現狀:處于行業低端
2014/12/29 15:14:09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AGV移動機器人到倉庫取貨,搬運給工業機械手自動裝配,再傳送到自動噴涂區,最后成品入庫……車間沒有工人,所有崗位均由機器人獨立完成。如此場景,在沈陽新松機器人AGV移動機器人到倉庫取貨,搬運給工業機械手自動裝配,再傳送到自動噴涂區,最后成品入庫……車間沒有工人,所有崗位均由機器人獨立完成。如此場景,在沈陽新松機器人自動化有限公司的“數字化無人工廠”里,隨時可見。
這僅僅是中國機器人產業化的一個縮影。經過上世紀最后30年的發展,中國機器人產業在進入21世紀后迎來新浪潮。
“這是一個分水嶺,中國機器人實現了由技術研發向技術應用的轉變。尤其是在2014年,中國的機器人發展獲得了前所未有的關注。”國家“十一五”“863”計劃先進制造領域專家組組長、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機器人研究所教授王田苗對《瞭望東方周刊》說。
2013年,中國以3.7萬臺的工業機器人銷售量超過日本,成為全球第一大工業機器人市場。高工機器人產業研究所的數據顯示,2014年前三季度,國內工業機器人銷量繼續高速增長,達到3.36萬臺,同比增長32.5%,預計全年達到4.5萬臺。
在2014年6月9日的兩院院士大會上,國家主席習近平說,“機器人革命”有望成為“第三次工業革命”的一個切入點和重要增長點,將影響全球制造業格局。他還說,機器人是“制造業皇冠頂端的明珠”,其研發、制造、應用是衡量一個國家科技創新和高端制造業水平的重要標志,“我們不僅要把機器人水平提高上去,而且要盡可能多地占領市場”。
這是迄今為止,中央高層對機器人產業發展最直接、最明確的表態和支持。接受《瞭望東方周刊》采訪的多位業內專家均表示,這番表態給成長中的中國機器人產業打了一劑強心針。
被寄予厚望的中國機器人,還有哪些待解的疑問?
市場空間還有多大
在北京理工大學智能機器人研究所副所長高峻峣看來,中國機器人產業化找準了時間點,正好處在國內市場趨向增長的節點上,避免了產業化過程中的各種阻礙,“少走了很多彎路”。
從“十五”開始,中國的機器人技術發展方向有了重要調整,從單純的研發機器人技術向機器人技術與自動化裝備擴展,并將中心任務定為:研發面向先進制造的機器人制造單元及系統、自動化裝備、特種機器人,促進傳統機器的智能化和機器人產業的發展。
“十一五”期間,國家更是將機器人技術的重點放在人機交互等共性關鍵技術的研發上,重點發展工業機器人自動化成套技術裝備,應用于IC、船舶、汽車、輕紡、家電、食品等重點工程和行業,以打破國外公司在大規模自動化制造系統中的壟斷,加速機器人技術的產業化發展。
高峻峣告訴《瞭望東方周刊》:“我國機器人從技術到應用的轉化還需要時間,2000年以后的應用轉化是成功的,方向也是正確的。”
眾多業內專家的一致認為,中國機器人市場在上世紀30年的積累后迎來了持續釋放的過程,未來必將爆發式增長。
近幾年,中國工業機器人應用的推廣主要基于人力成本的快速上升。能夠實現自動化生產、智能識別、安卓系統操控的工業機器人,正成為不少裝備制造企業解決人力成本上漲壓力的利器。比如,全球最大的代工廠富士康此前就高調表示,將建設無人工廠。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