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房地產成GDP增長最大拖油瓶 一帶一路戰略正當時
2015/1/23 8:32:23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創歷年新高的8000億元鐵路投資砸下去,也沒能挽回去年固定資產投資的下滑。1月20日,國家統計局局長馬建堂通報了2014年的年度成績單:初步核算,全年國內生產創歷年新高的8000億元鐵路投資砸下去,也沒能挽回去年固定資產投資的下滑。
1月20日,國家統計局局長馬建堂通報了2014年的年度成績單:初步核算,全年國內生產總值636463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7.4%,基本完成年初目標。不過,分項來看,固定資產投資顯得黯淡,數據顯示,去年全年固定資產投資502005億元,比上年名義增長15.7%,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5.1%,創下2002年以來13年新低。
“制造業、房地產投資仍然是拉低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的主要因素。大規模產能過剩格局對制造業企業投資意愿有一定的抑制,去年12月份地產投資同比增速下滑至-1.9%,成為本世紀的首次負增長�?紤]到地產新開工的低迷,以及地產到位資金增長的乏力,地產投資的短期前景仍不樂觀�!惫獯笞C券首席經濟學家徐高告訴《華夏時報》記者。
值得注意的是,7.4%增速盡管不高,但在新常態思維下,早已被管理層和市場所接受。馬建堂甚至告誡稱:“別太糾結速度�!倍攧罩笔�,繼續上馬健康的投資項目“穩增長”。1月17日,國家發改委發布消息稱,新建彌勒至蒙自鐵路項目與濟南市城市軌道交通近期建設規劃獲得了批復,兩項交通基建項目的總投資為531.4億元。
冰火兩重天
2014年的房地產業“降”聲一片。
數據顯示,2014年,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比上年名義增長10.5%,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9.9%,其中住宅投資增長9.2%;房屋新開工面積比上年下降10.7%,其中住宅新開工面積下降14.4%;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比上年下降7.6%,其中住宅銷售面積下降9.1%;房地產開發企業土地購置面積比上年下降14.0%。
盡管住建部加大了民生性住房的投資力度,但長期規劃短期難以見效,而房地產的高庫存也使得保障性住房難以化解房地產投資下滑的危機。
和房地產的寒冷相比,基礎建設尤其是交通基礎建設成績斐然。據交通運輸部部長楊傳堂介紹,2014年,交通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5萬億元。其中,鐵路固定資產投資保持較快增長,全年完成8000億元建設任務,創下歷年來最高水平。
“從去年10月份開始,發改委加快了鐵路等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的審批。盡管大部分開工會落在2015年,但部分在建工程的續建和擴大投資仍會對完成額增速產生積極影響。”申銀萬國首席宏觀經濟學家李慧勇表示。
此次國家統計局通報的數據顯示,全年固定資產投資502005億元,比上年名義增長15.7%,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5.1%。其中,民間投資發展迅猛,增長18.1%,占全部投資的比重為64.1%。
分地區看,東部地區投資比上年增長14.6%,中部地區增長17.2%,西部地區增長17.5%。分產業看,第一產業投資11983億元,比上年增長33.9%;第二產業投資208107億元,增長13.2%;第三產業投資281915億元,增長16.8%。從到位資金情況看,全年到位資金530833億元,比上年增長10.6%。
“2014年和2015年,中國經濟存在著比較大的下行壓力。首先是需求有下行的壓力,由于中國是一個發展中的國家,人均基礎設施總量不高,所以比較長的一段時間,中國的固定資產投資保持了比較快的增長速度,幾年之前都是20%以上的速度。這幾年,特別是去年,隨著房地產市場的相對調整,隨著制造業領域產能的相對過剩,中國固定資產投資增幅確實在下降�!瘪R建堂表示。
據介紹,去年只有15.7%的名義增速。中國固定資產投資增幅下滑放緩的原因,首先是制造業領域生產能力過剩,制造業領域的投資或者是制造業投資占中國總投資的比重逾30%,在產能過剩的條件下就是要控制簡單重復投資;其次,房地產市場的調整使2014年房地產投資增長10.5%,也在明顯回落。
不過,投資增速回落是符合客觀規律的,投資質量也在不斷提高。
“目前,項目投資已經從以前偏向重工業和房地產行業逐漸轉向基建項目,這充分反映了在當前經濟新常態下的經濟轉型,這些與民生息息相關的基建項目也會對我國經濟轉型升級帶來很大的幫助�!蔽錆h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表示。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