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品油消費稅45天三連漲方式被指粗暴 或不再上調
2015/1/27 8:33:14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從現行法律法規下,由國務院研究決定提高成品油消費稅稅率,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根據國務院的決定頒布政策操作文件,符合現有的程序。但稅收調整畢竟是關系百姓切身利益從現行法律法規下,由國務院研究決定提高成品油消費稅稅率,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根據國務院的決定頒布政策操作文件,符合現有的程序。但稅收調整畢竟是關系百姓切身利益,在稅收立法的原則下,應該以消費稅稅率調整為契機,加快消費稅立法進程
“開車去加油站加油,加的是稅,不是汽油。”微信圈一句調侃,不少人點贊,點出了普通消費者對連續上調成品油消費稅的不解。
1月22日,有機構作出判斷:中國成品油價格確定“十三連跌”,有關部門可能會再次上調成品油消費稅。一旦該分析成真,將是繼去年11月28日、12月13日和今年1月13日后,中國第四次上調成品油消費稅。
但相關專家和分析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卻認為,短期看,再次上調成品油消費稅不太可能,“一方面,會造成更大的輿論壓力;另一方面,目前中國的成品油稅負水平并不太低。畢竟相關部門得兼顧考慮中國經濟的宏觀走向,比如GDP增幅2014年漲幅為7.4%的現實”。
北京理工大學教授崔新生1月22日下午告訴記者,“成品油消費稅上調也許屬于必然,關鍵在于,如何建立公開、公平、公正的機制,制定合理的參考標準,讓調整更具說服力,并在消費者的需求和國家的政策間尋找到平衡點。”
45天三連漲
所謂成品油消費稅,是指消費者在消費汽油、柴油、石腦油、溶劑油、航空煤油、潤滑油、燃料油等7種成品油時繳納的消費稅。就比重看,按稅收年鑒數據,以2013年為例,國內消費稅8230億元,成品油消費稅占國內消費稅的比重為33%。
2012年9月20日,國家稅務總局人士曾說,消費稅改革將從兩個方面進行,“一是增大對‘兩高一資’產品的稅率;另一方面,將在征收環節進行改革,試點在加油站對消費者征收成品油消費稅,即由向企業征收改為向居民個人征收”。
“擴大‘兩高一資’稅費”這一點,在2014年末和2015年初于成品油消費稅領域得到了徹底的實現。去年11月28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聯合發出通知,經國務院批準,調整成品油等部分產品消費稅。具體看,這次調整實現了“五減一增”,即取消小排量摩托車、汽車輪胎、酒精等產品的消費稅,適當提高成品油消費稅。本次調整拉開了消費稅連續上漲的序幕。去年12月12日,中國國稅總局和國家財政部聯合發出通知,第二次上調成品油消費稅。1月13日,成品油消費稅單位稅額真迎來第三次提高。短短45天內,成品油消費稅就實現了“跨越”。
合理合法嗎
在崔新生看來,短短45天3次上調成品油消費稅,還是有些簡單粗暴,“是不是可以和消費者進行溝通?是不是可以不這么頻繁?調整時,是否應更考慮到宏觀的實際和微觀需求之間的契合點?”
中國稅務學會學術委員會第四研究部召集人涂龍力撰文稱,“任何一項稅收基本制度的改革與立法,即便經濟層面縱有千萬條理由,如果決策與立法程序違憲,也難以令民眾滿意。因為這違背了科學立法、民主立法基本原則。”
值得注意的是,路透社稱,根據現行消費稅暫行條例明確規定,“中國連續上調成品油消費稅有其合法性”。
中國目前有18大稅種,真正通過人大立法的只有三個:企業所得稅法、個人所得稅法以及屬于地方稅種的車船稅法,路透社稱,“其他15個稅種都是一些行政法規或暫行條例,并沒有上升到法律層面,因而缺乏制約的程序。從中國現行法律法規看,因為有全國人大的授權,消費稅稅目、稅率的調整,由國務院決定”。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