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肉植物成寵兒 價格暴漲惹爭議
2015/2/16 8:32:29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多肉植物似乎是一夜之間就成了人們的寵兒,它們的圖片頻繁出沒于微博、堆糖等網站和手機端,淘寶的首頁推薦里也常見其身影,在各大花友論壇上,有專門為多肉們開辟的版塊多肉植物似乎是一夜之間就成了人們的寵兒,它們的圖片頻繁出沒于微博、堆糖等網站和手機端,淘寶的首頁推薦里也常見其身影,在各大花友論壇上,有專 門為多肉們開辟的版塊,分享與求分享的帖子你方唱罷我登場,大城市的花友QQ群里,也不斷傳遞著本地所有多肉大棚的位置信息。肉迷表示這種小而美的植物 “一下子戳中人的萌點”,并且“非常好養”。實際上,相當一部分多肉愛好者以前并不熱愛養花,但并不妨礙他們被這種精致的萌物所打動,或許是因為無論屋外 如何嚴寒和霧霾,但盛滿多肉的陽臺總是自有一篇燦爛的小天地。
多肉的生命力普遍極強,可以通過葉插或者扦插繁殖,目前最為流行的景天類里, 更是不乏爆盆神器。控水,光照和大溫差,可以使多肉達到“上色”的效果;多肉的老樁(年頭較多、株型較大的多肉)形態各異,更能作為盆景融入家居之中。不 少多年從事花卉生意的商家認為,多肉是這么多年來最適合家庭種植的花卉品種。
雖然在今天被花卉市場如此看好,但多肉并不是近幾年才有的產 物。早在十幾年前,中國的花農就開始種植多肉,然而多肉市場卻一直不溫不火,中間甚至一度到達冰點:有個別種植戶看好多肉,大量種植,卻苦無銷路,再加上 植物的養護費用高昂,最后只得將囤積的多肉植物直接掩埋。直到2012年,早期的多肉愛好者二木發現,市場的風向驟然變了,他自制的一套本意為供自己查閱 的多肉植物圖鑒在網絡上被瘋狂轉載,尤其是來自韓國的諸多多肉品種被大量引入后,海淘多肉也逐漸興起,市面上一下子流通了兩三千種多肉品種,甚至今天還在 繼續呈幾何數字增長。
可以說,網絡是多肉植物走紅背后的最大推手。而韓國多肉市場長達十幾年的積累,則真正讓這種走紅變得順理成章。
誰動了這塊奶酪?
目 前市面上流行的絕大多數品種,都是近些年來從韓國引入的,網絡上流傳著的“韓國主婦的陽臺”,也幾乎都是多肉的天地。多肉植物的品種之多,用個不甚恰當的 比喻,甚至可以當做集郵來玩,尤其是當它們的顏色和形態各異,無論你是喜歡密集的群生,還是偏好長長的木質化莖干,總有一款能夠成為你的菜。
沒有幾個愛好者敢號稱“資深”,因為光是正確地叫出它們每一個的名字就并不容易,前不久北京某著名的電視媒體曾經做過一期介紹多肉植物的節目,微博上很快涌起一片吐槽之聲,大家紛紛表示“不忍直視”,因為節目配圖的文字解說,把八成植物的名字都標注錯了。
品 種的不同,造成植物的價格也差異巨大,目前多肉愛好者將這些品種分為了“普貨”與“貴貨”。所謂普貨,一般是國內早就已經種植過的諸如白牡丹、虹之玉、靜 夜、黃麗等;而被叫作“貴貨”的,則是尚未被國內大量種植的韓貨和歐貨,某些品種價格的走高或許不乏炒作成分,但多肉種植的產量跟不上中國玩家的購買力才 是漲價的根本原因。
貴貨中有一些是韓國的花農通過讓植物授粉雜交所得的新品種,也有一些是植物發生異變而“出錦”或“綴化”。所謂出錦和綴 化,實際上都是植物發生的某種病變,但又并不影響植物本身的健康,能把手里的植物養出錦,這概率等同于買彩票。而某些已經出錦的植物,其狀態也未必穩定, 比如作為貴貨之一的“彩虹”,其實便是普貨“紫珍珠”的出錦狀態。有多肉愛好者花費三四百元購入一朵直徑約為5-6厘米的彩虹,買回家后半年,彩虹“病 狀”竟然悠悠轉好,又恢復成了市場價不足10元的紫珍珠,這位多肉玩家欲哭無淚,真是寧可它一直“久病不愈”。
追求貴貨是人之常情,但也未 必各個都是真愛。不同品種的多肉植物價格很大程度上還是由韓國的庫存決定的,據北京翔鵬蘭雅多肉大棚的棚主老馬估計,目前市場上將近七八成的多肉都是從韓 國海淘而來,韓國對于多肉品種的開發比中國早了十多年。另外由于植物屬于農產品,并非是短時間內可以大量生產出來的,而韓國依靠家庭農場積累了十幾年的多 肉植物,短短幾年就被中國的玩家幾乎買空,從2014年上半年開始,中國商家大量從韓國購入老樁,到今天韓國多肉老樁的價格已經翻了一番。
目 前市場通用的邏輯是,中國人買什么,什么東西就被哄搶。那么最近一年來,中國從韓國究竟買走了多少錢的多肉?老馬根據經手的貨流量,以及北京、山東、江浙 滬等地的出貨量大致推算,這個數值最低不少于十億元人民幣。僅是他所知道的浙江一家房地產企業,就一下子投入了2000萬元。由于多肉市場的門檻低,個別 炒房團直接轉戰陣地,不少都市白領也選擇在網上銷售多肉來創業,大量資金一下子涌入多肉市場,再加上海淘的沖擊,市場的混亂也不可避免。
不僅是植物
大 棚棚主老馬親歷了多肉植物在國內走紅的全過程,在經營多肉之前,他已經做了10年的花卉生意,主營紅掌、鳳梨等,這些花卉主要對應的是集團采購,而非個 人,隨著國家政策風向的變化,集團采購驟減對市場形成了巨大的沖擊,憑借敏銳的商業嗅覺,他果斷地選擇進入針對個人消費者的多肉市場,并在山東建立養殖基 地。對于多肉的價格變化,他提到最簡單的判斷標準是:一旦某個品種價格上漲,就是韓國已經缺貨了;一旦某個品種價格下降,則是中國已經大量培育出來了。
資 深多肉玩家二木也與他有著相似的判斷,這個新興的市場還未形成明確的規范,品相參差不齊,價格忽高忽低,部分愛好者對貴貨的盲目追求,都會在國內的多肉產 量逐漸跟上消費者購買力的那一天逐漸改善。而對于普貨與貴貨,身為多肉的“真愛粉”,二木并不在意,他多次在自己的博客里提到那些“普普通通的美”,經過 時間與環境的錘煉,把普貨養出最美的狀態,使得眾看客無不驚呼“這簡直是放毒”。
而除了通過光照和溫差將植物的狀態養到極致,目前最吸引二 木的,就是如何將多肉植物融入到家居之中。原本從事國際貿易的他從2014年5月開始在山東威海建設屬于自己的二木花園,同年7月初開放,身處其中,可以 看到多肉植物鳥籠,多肉畫框,和一些或大或小的原生態造景,加上不同種類花盆和花器的搭配,二木花園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花友。二木稱多肉為園藝性最強的 植物,他甚至利用一些廢棄的材料:路邊拾到的木椅子,廢棄的鋼琴凳,一段風燭殘年的枯木,加入一些顏色亮麗的普貨,經過一系列改造,就能挑逗起人們的眼 球。
多肉植物所帶動的市場并不止步于花卉本身,軟陶多肉,多肉手繪,多肉圖案的蛋糕,多肉主題咖啡館,甚至于追著多肉去旅行。這些衍生物與 多肉市場一榮俱榮。有人擔心盛極必反,隨著進入多肉市場的資本越來越多,這個市場會不會也像當年的郁金香熱一樣如泡沫一般破掉?二木判斷多肉市場在 2015年可能迎來一波普貨的降價潮,因為只要經過3、4年,中國的多肉種植水平就將追平韓國。但對于這個市場的未來,他仍舊看好,二木認為中國的多肉市 場并未飽和,而和其他行業一樣,追求高品質的商家最終會活下來。翔鵬蘭雅的棚主老馬則把這一行業的未來寄托在新一代的愛好者身上,流行的品種會巡回,產量 和品質可以提高,身為需求方的消費者,才是天平上最重的那塊砝碼。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