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滴滴打車和快的打車爽快合體共創輝煌
2015/2/16 8:33:10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打車大戰前一陣子一直鬧得沸沸揚揚,現在終于要落下帷幕了。多方打聽,滴滴打車和快的打車的合并案已經塵埃落定,滴滴打車CEO程維或出任新公司CEO。至于新公司的名打車大戰前一陣子一直鬧得沸沸揚揚,現在終于要落下帷幕了。多方打聽,滴滴打車和快的打車的合并案已經塵埃落定,滴滴打車CEO程維或出任新公司CEO。至于新公司的名字是小編猜測的,沒有根據。
就在昨晚,《華爾街日報》援引知情人士的話稱,滴滴快的合并后的公司估值約為60億美元,二者在合并后新公司的股權分配比例為55%和45%,滴滴比快的高出10個百分點。這樣分配的緣由大概是中國打車軟件的用戶賬戶數為1.72億,其中快的打車的市場份額為56.5%、滴滴打車為43.3%。不過也有消息稱,滴滴快的合并之后的合資公司中,二者的股權分配比例實際為52%對48%,差距只是4個百分點。
合作愉快
雖然滴滴相關負責人在2月12日接受新華社采訪時表示,已經關注到類似消息,“滴滴打車與快的打車未合并”。滴滴打車相關負責人向新華社記者表示,最近一段時間,移動出行領域資本市場活動比較頻繁,滴滴打車、快的打車、易到用車以及Uber等有接觸是很正常的。針對兩大公司合并事宜,財務投資人之間應該是有洽談的,但作為創業者與管理層,還在一線激烈博弈。但是這依舊不失為一次好的合作。
參考優酷和土豆的合并,在對外宣布合并的前兩周的時候還在掐的火熱。但很快優酷土豆宣布合并,土豆換股退市。雖然合并后的優酷土豆依舊虧損,但是優酷土豆卻一下子奠定了在視頻行業的第一地位,且擁有規模效應,最終的結果是優酷土豆做大市值,雙方當時的投資人都獲得了很好的回報。
根據易觀國際2月2日發布的《中國打車APP市場季度監測報告2014年第4季度》,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12月中國打車APP累計賬戶規模達1.72億。快的打車占比56.5%,覆蓋360個城市。滴滴打車占比43.3%,覆蓋300個城市。若兩者合并,將壟斷全國99.8%的打車市場。兩者資源整合之后,壟斷打車市場是合并的第一個好處。
兩者合并之后,將近百分之百的壟斷,不禁有種12306的感覺。出租車管理局做線下的經營,而快滴滴做線上,在互聯網高速發展的今天,誰說會沒有這樣的可能呢?如果是這樣合作的話,要說是有政府在背后撮合也不排除這個樣子的合理性。合作之后,名正言順的成為出租車線上平臺,這是好處之二。
第三個好處,也是最明顯的,就是兩邊都省錢了。盡管背后有財大氣粗的阿里和騰訊支持,但是六七億這樣的燒也不是長久之計。最初,滴滴和快的作為打車軟件,是一款便民的優秀的,但是隨著打車紅包的來襲,打車軟件漸漸變了味。誰給的錢多就去用誰的軟件,乘客調戲出租車司機的事件也屢見不鮮,司機只顧招待軟件上的用戶,好多司機都選擇直接忽略路邊的乘客。打車軟件已經有打亂出租車市場的趨勢。合并之后,沒了競爭,紅包就少了,無疑是少了很大一筆費用。
快滴滴的挑戰
在此之前,易到用車宣布和海爾金融產業聯合成立的重資產平臺海易出行,并計劃在2017年時達到10萬輛車的規模;神州租車也憑借既有的車源優勢和車輛運營牌照優勢涉足專車領域。專車市場逐漸演變為大玩家的競技場,和此前打車軟件類似,一場大洗牌也迫在眉睫。這是快滴滴的挑戰,也是快滴滴的另一個發展方向。
如果打車專車能夠全部由一家大公司壟斷,并和政府搞好關系,二者協同制作一部關于公共用車方面的標準或規則,對整個市場來說,都是一個好事。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