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信部:從材料工藝水平等方面推進3D打印發展
2015/3/1 8:32:57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工信部文件稱,要著力突破3D打印專用材料、加快提升3D打印工藝技術水平、加速發展3D打印裝備及核心器件、建立和完善產業標準體系、大力推進應用示范。2月28日,工信部文件稱,要著力突破3D打印專用材料、加快提升3D打印工藝技術水平、加速發展3D打印裝備及核心器件、建立和完善產業標準體系、大力推進應用示范。
2月28日,工信部今日聯合發改委、財政部發文,制定未來關于3D打印的發展規劃。文件指出,要從五方面來推進3D打印的發展:著力突破3D打印專用材料、加快提升3D打印工藝技術水平、加速發展3D打印裝備及核心器件、建立和完善產業標準體系、大力推進應用示范。
以下為《國家增材制造產業發展推進計劃(2015-2016年)》全文:
為落實國務院關于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策部署,搶抓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大機遇,加快推進我國增材制造(又稱“3D打印”)產業健康有序發展,制定本推進計劃。
一、發展現狀及面臨的形勢
增材制造是以數字模型為基礎,將材料逐層堆積制造出實體物品的新興制造技術,體現了信息網絡技術與先進材料技術、數字制造技術的密切結合,是先進制造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前,增材制造技術已經從研發轉向產業化應用,其與信息網絡技術的深度融合,或將給傳統制造業帶來變革性影響。加快增材制造技術發展,盡快形成產業規模,對于推進我國制造業轉型升級具有重要意義。
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國增材制造技術與世界先進水平基本同步,在高性能復雜大型金屬承力構件增材制造等部分技術領域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成功研制出光固化、激光選區燒結、激光選區熔化、激光近凈成形、熔融沉積成形、電子束選區熔化成形等工藝裝備。增材制造技術及產品已經在航空航天、汽車、生物醫療、文化創意等領域得到了初步應用,涌現出一批具備一定競爭力的骨干企業。但是,我國增材制造產業化仍處于起步階段,與先進國家相比存在較大差距,尚未形成完整的產業體系,離實現大規模產業化、工程化應用還有一定距離。關鍵核心技術有待突破,裝備及核心器件、成形材料、工藝及軟件等產業基礎薄弱,政策與標準體系有待建立,缺乏有效的協調推進機制。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孕育興起,與我國工業轉型升級形成歷史性交匯。世界工業強國紛紛將增材制造作為未來產業發展新的增長點加以培育,制定了發展增材制造的國家戰略和具體推動措施,力爭搶占未來科技和產業制高點。與此同時,我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產業提質增效升級,亟需采用包括增材制造技術在內的先進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不斷釋放的市場需求將為增材制造技術帶來難得的發展機遇和廣闊的發展空間。為此,應把握機遇,整合行業資源,營造良好發展環境,努力實現增材制造產業跨越式發展。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