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燃機準入條件即將發布 設高門檻優化市場環境
2015/3/4 8:32:21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記者從工信部獲悉,為促進內燃機行業內優勢企業的快速發展,《中國內燃機工業產業準入條件》已經制定完成并發布在即。業內人士認為,相關措施將優化生產環境,為領軍企業記者從工信部獲悉,為促進內燃機行業內優勢企業的快速發展,《中國內燃機工業產業準入條件》已經制定完成并發布在即。
業內人士認為,相關措施將優化生產環境,為領軍企業做大做強鋪平了道路。
將設高門檻淘汰過剩產能
據介紹,我國內燃機行業深受產能過剩困擾。截至2013年年底,我國內燃機市場保有量已達3.8億臺,成為內燃機生產和使用大國。但由于關鍵核心技術欠缺、節能減排標準不健全等因素,內燃機產品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有很大差距。
“現在各地新上柴油機項目依然很多,生產能力遠大于需求,造成了生產設備和產能的浪費。因此,行業亟需進行準入管理。”中缸徑多缸柴油機及增壓器分會秘書長李一鳴說。
目前,“準入條件”已經在業內征求了意見,并獲得了普遍的認可,正式發布在即。
據介紹,“準入條件”從生產制造企業需具備的條件、產品要求、質量保證體系建設、安全生產和節能環保、產品銷售和售后服務五大模塊,從內燃機生產的“進”到內燃機產品的“出”全鏈條進行了具體規定。
其中,質量保證體系建設方面規定企業應有獨立行使權力的質量檢驗機構或專(兼)職檢驗人員,并制定質量檢驗管理制度以及檢驗、試驗、計量設備管理制度,保證內燃機產品的一致性。
業內人士稱,“準入條件”為內燃機行業設定了較高的市場準入門檻,將有效抑制盲目投資、低水平重復建設。
龍頭企業創新環境得到優化
“準入條件”還擬對企業的研發能力作出具體的要求。
征求意見稿提出,在研發能力方面,內燃機制造企業研發機構固定資產投資不得少于一億元,燃油系統、增壓系統、后處理裝置制造企業不少于5000萬元,企業每年用于產品研發和工藝改進的費用應大于總銷售額的3%。
業內人士指出,我國內燃機技術落后,發動機的高壓共軌技術、國四實施需要的尾氣后處理技術等都被外資把控,亟需創新研發突破。準入條件對研發條件進行門檻設定,保證企業具有一定的自主研發創新能力,對內燃機技術提升和新產品研發具有積極推動作用。
內燃機是技術密集型和資金密集型的產品,要促進內燃機由大變強就必須具備創新能力、研發能力,獨立開發有技術含量的內燃機產品。
市場人士認為,“‘準入條件’通過較高的準入門檻優化市場環境,為龍頭企業解除發展中的后顧之憂,最終將其打造成具有國際綜合競爭力的企業。”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