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巨頭開始搶灘5G發力物聯網 運營商又該何去何從?
2015/3/13 8:35:00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中國FDD牌照剛剛發放,4G尚處于方興未艾的階段,全球通信市場5G已悄然到來。在剛剛結束的MWC2015世界移動通信大會上,5G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而根據業界中國FDD牌照剛剛發放,4G尚處于方興未艾的階段,全球通信市場5G已悄然到來。在剛剛結束的MWC2015世界移動通信大會上,5G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而根據業界的一致觀點,隨著5G時代的到來,物聯網也將從理想藍圖逐步成為現實,并成為運營商探索智能管道的抓手。
巨頭開始搶灘5G
在近日于巴塞羅那舉行的世界移動通信大會上,5G是當之無愧的“明星”,眾多IT巨頭紛紛展示了最新的5G技術、產品。
而剛剛過去的2月,中國才發布了FDD4G牌照,運營商還處于4G網絡建網、初步發展階段,5G已悄然來臨,讓人頓生一種“不是我不明白,是世界變化太快”的感嘆。
也許有人會有疑問,4G才剛剛上馬就談5G,是否言之過早,甚至有沒有可能造成資源浪費?
實際上,在信息化的重要性日益凸顯的背景下,加快對信息網絡技術的研發、投入,對于提升產業競爭力,占據信息化高地具有極為重要的戰略作用。工信部在針對FDD牌照發放事宜進行解讀時特別指出,發放LTEFDD牌照,推動4G技術在我國融合發展,有利于加快我國產業搶占國際4G創新的制高點,并增加我國在全球第五代移動通信系統發展中的話語權。在2015MWC大會期間,ITU秘書長趙厚麟在演講中也提到,中國的4G發展迅速,TD-LTE技術成熟,在5G上,希望中國繼續做出貢獻,倡導新的技術。
從2G到4G,由于缺乏核心技術,中國IT產業發展一直處于被動局面,面對5G時代的新機遇,產業鏈上的眾多企業已開始提前布局。
在本次大會上,華為不僅展出了其最新的5G技術,其輪值CEO胡厚崑更直接“喊出”了華為要做5G時代領導者的口號。據悉,華為在5G上已提前5、6年進行投入,并深度參與了5G標準的制定和研究;另一大國內民族企業中興也展示了名為Pre-5G的技術;在芯片方面,聯發科也表示已經投入人力和資源進行相關研發。
此外,中國移動也與日本運營商NTTDoCoMo、韓國電信共同發布聲明,三大運營企業將共同開展5G方面的研發,并與國際組織合作以實現全球協調一致的頻譜規劃和統一的5G標準。
值得注意的是,國外巨頭如愛立信、諾基亞、高通等也在積極進軍5G。如愛立信也展出了5G無線測試床等技術解決方案,并與韓國電信簽署諒解備忘錄開展合作。
5G讓物聯網從藍圖變成現實
那么,什么是5G?其與4G、3G、2G的差別何在?據了解,2G網絡重在解決人們的語音通話問題;3G則把人和互聯網聯系起來;4G讓人們上網的速度得到飛速提升;5G的網絡速度將是4G的10-100倍,能承載更多、更海量的網絡數據,把人和物、物和物聯系起來。
物聯網即通過芯片,依托于網絡技術,實現人與物、物與物之間信息的互通、聯動。在物聯網時代,由于人與物、物與物的交互,必然會產生更加海量的數據流,因此,要實現真正的物聯網,不僅需要數以億計的芯片,更需要更高承載能力的網絡予以支撐,方能實現人與物、物與物的“高效互聯”。
因此,業內的一致觀點是,物聯網的發展離不開5G技術的成熟,在5G時代,將實現萬物互聯。正如華為輪值CEO胡厚崑所說的,5G不是簡單的網絡升級換代,而是全方位的重新構建。從某種意義來看,5G不僅是重構IT產業,更將重新構建整個人類社會的工作、生活模式。
顯而易見,隨著5G技術的發展和物聯網的漸行漸近,一個新的巨大的市場也將逐步呈現出來。一方面,5G產業本身意味著巨大的網絡建設投入、終端生產能力,以及5G時代的海量流量,這些都蘊含著巨大的商機;另一方面,物聯網對可聯網設備數量的需求也將數以億計。知名市場調研機構Gartner預計,2020年可聯網設備數量將從2015年的50億個上漲至250億個。
毋庸置疑,在未來,從設備制造商、終端廠商、芯片廠商到運營商、應用提供商等等,諸多企業都將受益無窮。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