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供應鏈管理的六大驅動力分析
2015/3/14 8:32:35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供應鏈戰略匹配需要達到響應性和效率之間的平衡。如何借助響應性和效率來改善供應鏈的績效,必須得從影響供應鏈績效驅動因素入手,包括設施、庫存、運輸、信息、采購、定供應鏈戰略匹配需要達到響應性和效率之間的平衡。如何借助響應性和效率來改善供應鏈的績效,必須得從影響供應鏈績效驅動因素入手,包括設施、庫存、運輸、信息、采購、定價策略,這些因素相互影響,相互作用。
驅動一:設施
供應鏈是由結點和線路構建的網絡(見本人原創《論本質》),而結點就是供應鏈網絡中的設施,即產品生產,加工,儲存,組裝的場所。關于設施作用,選址,產能和柔性的決策對供應鏈的績效有重大影響。例如,某輪胎公司將倉庫設在造近汽車組裝中心,即使這一做法降低了效率;或者,蘇寧電器將商品庫存集中在配送中心DC,盡管這樣做法會降低響應性。對設施的管理關鍵在以下幾個方面。
功能定位
對于生產設施,企業必須決定它們是柔性的還是專用的,或者是二者相結合,柔性產能可能于多品種生產,但往往低效,而專用產能可以用于少品種大批量生產,但響應性弱。其次,企業必須決定設施布局功能定位,如是以產品為中心還是以加工為中心。最后,對于倉庫或DC,企業必須決定是越庫設施還是儲存中轉設施,而不同模式下的HUB設計是不同的。
選址布局
公司決定在何處建造設施的決策構成了供應鏈設計的重要內容,最基本的問題是:為獲得規模經濟集中布局,還是更靠近消費者,提高對顧客的響應性而布局。除了定量分析成本效益因素外,還需定性分析如:宏觀經濟因素、勞動力素質、勞動力成本、設施成本、基礎設施情況、自然氣侯、稅收政策等因素。通常遵循原則是產品若隨著流通過程越來越重,設施應靠近消費者,如蒙牛酸奶,各品牌的瓶裝水;產品隨著流通過程越來越輕,則設施應靠近供應商,如日照鋼鐵。
產能
企業還必須確定設施的產能以完成預期的功能。大量產能過剩使設施非常靈活,并能應對需求大起大落,在此同時,過剩也會增加成本。呼和浩特蒙牛集團自建的自動化立體倉庫就屬此類。沒有過剩產能的設備在單位產品成本上更有效率,然而,卻難應付需求的波動,企業必段做出取舍決定設施的適當產能。最有效的模式北京普天太力通信科技,中國移動實行總倉自營,分倉外包的綜合模式來尋求效率和響應的平衡。
衡量指標
對供應鏈中結點設施的衡量指標包括產能,利用率,流程時間效率,產品品種,顧客滿意度等。
驅動二:庫存
供應鏈管理本質乃“庫存的有效移動”,庫存是供應鏈之”肌肉”,包括供應鏈上所有原材料,在制品和成品。供應鏈中一切問題都與庫存有關,改變庫存政策能大大改變供應鏈的效率和響應性。例如:晉億螺絲,歐時電子等都是通過儲存大量庫存以滿足顧客隨機的需求,以使自己能夠快速響應。然而,大量存貨會增加運營成本,效率降低,反之亦然。
庫存之誤區
至于有人說“庫存是公司的萬惡之源”是不合理的,如果供應鏈中沒有庫存,供應鏈也不會存在。準確地講,庫存起到了供應鏈的鏈接功能,它是供應鏈中最重要的成本來源。對快速響應性有重大的影響。比喻,你走進雅戈爾的賣場,出來時可以帶上自己的喜愛的襯衫,而登陸某電商服裝的網站,下單后可能要等上8-10天,原因在于它們所使用的是不同的供應鏈及庫存戰略。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