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車產業鏈兩端的擔憂:零部件缺陷隱憂? 售后壟斷堅冰待破
2015/3/16 8:32:42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在汽車召回制度實施了10年后,中國汽車召回網在2014年底首次發布年度汽車召回統計數據。據統計,2014年我國共發布召回信息149次,共計召回506.86萬輛在汽車召回制度實施了10年后,中國汽車召回網在2014年底首次發布年度汽車召回統計數據。據統計,2014年我國共發布召回信息149次,共計召回506.86萬輛汽車。與2013年共計105次召回,涉及車輛達486.6萬輛次相比,召回次數增加42%,召回數量增加4%。
從表面看,召回次數增長幅度遠大于召回車輛總數,意味著召回意識的加強和小批量召回的增多,但事實上,2015年汽車召回最大的特點是大規模召回事件的增多。從速騰斷軸到高田氣囊爆炸,在汽車制造平臺化和零部件通用的趨勢下,一個零部件的缺陷導致眾多跨國汽車品牌的集體召回已經成為汽車召回的新常態。
而在汽車產業的另一端,售后維權的風波不再僅僅是茶余飯后的娛樂話題,2014年席卷汽車業的反壟斷風暴,以及通過新政破除汽車后市場壁壘的努力,都將汽車售后維修領域的混亂及規范化的迫切性展露無遺。
隨著2015年汽車市場業態的變化以及多項旨在維護汽車消費者權益的新政實施,汽車產業鏈有望更合理。
零部件缺陷隱憂
由中國汽車召回網統計的2014年影響較大的國內汽車召回共有四起。按照數量計算,仍處在發酵期。影響規模將繼續擴大的并非在國內鬧得沸沸揚揚的大眾速騰斷軸事件,而是引發全球關注的高田“氣囊門”對中國市場的波及。
截至2014年底,因高田氣囊氣體發生器破裂問題共導致12家國內外汽車廠實施了20次召回,涉及汽車75.74萬輛,占召回總數的14.94%。其中,涉及國產汽車14次,共計73.52萬輛,涉及進口汽車6次,共計22198輛。
高田氣囊公司是全球第二大氣囊制造商,占有20%市場份額。從2008年至今,全球因高田缺陷氣囊召回的汽車高達2400萬輛,超過豐田“剎車門”成為汽車史上最大的召回事件。由于高田氣囊缺陷在美國造成4起死亡事故,受到在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的持續警告下,已有780萬輛汽車在美國宣布實施召回。
幾乎所有的日本汽車品牌,以及部分歐美品牌都是高田氣囊的客戶。本田、豐田、日產、馬自達、三菱、斯巴魯、克萊斯勒等公司都已針對該風險實施了召回。高田氣囊事件也直接波及中國市場,作為最大的載體品牌,日本本田汽車公司及其在中國的兩家合資企業在2014年12月宣布召回近57萬輛雅閣及飛度等車型。
不過,盡管在國內已有近十起針對高田氣囊的主動召回,但業界仍質疑,作為全球第一大汽車市場,中國市場的召回規模只有美國市場的十分之一,主動召回的積極性及未召回的潛在風險仍有待論證。
第二起召回事件是由聯合電子燃油泵回油管支架開裂問題導致的自主品牌集中召回。該缺陷在2014年共導致10家國內汽車廠實施10次召回,涉及汽車92.3萬輛,占召回總數的18.22%,而且全部為自主品牌汽車。國家質檢總局表示依然在對該問題所涉及的車輛范圍開展調查,召回的車輛數量可能還會增加。
中國汽車召回網的報告指出,因同一大型零部件供應商的產品缺陷導致大量汽車被召回已經成為新的召回態勢。這也是全球汽車制造業推崇平臺化模式,大量非核心零部件采購自同一供應商的必然結果。業內分析認為,隨著消費規模的擴大,無論是零部件供應商隱瞞設計缺陷,還是廠家出于縮減成本而導致的設計缺陷及材料質量問題,都將導致大規模的召回事件。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