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20名房企在一二線城市拿地比例突破九成
2015/3/20 8:35:13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正如“互聯網”之風在A股勁吹,一、二線城市的土地現今也成了房企們爭搶的對象。而當地產商們都逃離普遍過剩的三、四線城市,尋求到一、二線城市避險時,擁擠甚至肉搏便正如“互聯網”之風在A股勁吹,一、二線城市的土地現今也成了房企們爭搶的對象。而當地產商們都逃離普遍過剩的三、四線城市,尋求到一、二線城市避險時,擁擠甚至肉搏便不可避免。
據北京中原地產統計,截至3月16日,銷售額排名前20位的上市房企,今年在一、二線城市拿地比例創歷史紀錄,占比達92.5%,歷史上首次突破九成。與此同時,是管理層對涉房再融資的“松綁”,僅近期的A股房企定增就已呈井噴之勢。一方面是資金來源的充分擴張,一方面是拿地取向的高度趨同,一、二線城市的地價是否也將如網絡股一般飛升,是否會由此產生新的過熱風險,亦尚未可知。
邊圈錢邊去大城市圈地
剛公布2014年年報的保利地產,同時也拋出了募資高達百億的定增方案。從公告看,公司本次定增募資主要集中用于南京、珠海、成都、福州等二線城市房地產開發建設。
而翻看保利年報,可以清楚看到其加碼二線城市的邏輯。公司去年實現營收1090.56億元,實現凈利潤122億元,分別較2013年上升18.08%和13.52%。但邁入千億銷售門檻的保利地產,仍然面臨壓力,其業績增速遠低于龍頭萬科、綠地,同時,保利地產去年銷售額9.09%的增速也較2013年的23.15%大幅下挫。銷售增速承壓之下的保利去年銷售的最大亮點就在部分二線核心城市,從年報來看,公司在青島、天津、合肥等地銷售額均大幅攀升。由此,加速在二線核心城市布局,也符合保利的發展邏輯。
其實,隨著監管層對于涉房再融資的“松綁”,自今年1月以來,房企定增呈井噴之勢。仔細觀察房企資金投向就能發現,幾乎所有再融資均集中投向一、二線城市的項目。
除保利地產外,中弘股份3月18日發布定增預案,擬定增募資不超過39億元,用于開發建設北京、濟南的三個項目。同時,華發股份的定增方案,亦將大多數資金投于廣州、珠海等五個項目的開發。而今年以來募集資金最多的泛�?毓啥ㄔ龇桨父菍⑺假Y金120億元中的35億元投入上海泛海國際公寓項目,15億元投入武漢泛海國際居住區桂海園項目。
核心城市上演房企肉搏戰
不僅是房企再融資方案中透露出大型房企加碼一、二線城市的共識,近日來頻頻發布的上市房企年報及業績交流會,亦傳達出這一明確信號。
昨日富力地產主席李思廉在業績交流會上表示,今年國內房價會趨于平穩,不會有大跌的可能性。供過于求的情況主要集中在三、四線城市,并沒有在一、二線城市出現。接下來,富力地產未來的業務重點將更集中于一線和二線城市,預計不會參與三線和四線城市的土地收購。“如有十分合適的土地收購項目,集團只限于考慮北京和廣州等一線城市�!崩钏剂硎�。
而景瑞控股聯席主席閆浩也在公司業績交流會上表示,景瑞今年的可售貨值中,60%是在一、二線城市,而隨著景瑞聚焦戰略轉型,未來一、二線比例會不斷加大。聚焦一、二線核心城市是景瑞2015年的核心戰略,未來景瑞將加大對上海這樣基地城市的投資。同時,在他看來,蘇州、杭州、重慶、寧波、天津這樣的城市依然具有潛力,未來希望在這幾個核心城市深耕,南京則作為景瑞今年的突破城市。
招商地產董秘劉寧在談到今年銷售計劃時也透露,招商今年可售貨值1000億,新推貨值700億,其中一線城市占比30%,二線城市占比50%,三線城市僅占20%。
據北京中原地產的數據統計,截至3月16日,銷售額排名前20位的上市房企,在一、二線城市拿地比例創歷史紀錄,占比高達92.5%,歷史上首次突破九成。其中,在一線城市拿地高達62.5%,這一比例也是歷史最高。相比2014年的38.8%上升明顯。
“針對三、四線城市的明顯過剩風險,標桿房企已全面回歸一、二線城市。”北京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表示,從全國樓市看,市場已經嚴重分化,一、二線城市雖然也處于調整中,但需求基礎依然龐大,從2014年四季度以來的市場情況看,一、二線城市明顯呈快速復蘇。一、二線城市聚集了過多的資源,需求集中,而供給和存量相比需求都短缺。所以在目前的經濟發展不均衡的情況下,一、二線城市房價易漲難跌,因此被標桿房企一致看好。
不過,也有市場人士對房企扎堆一、二線城市表示擔憂。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研究員嚴躍進表示,房企扎堆進入一、二線城市,必定推高土地成本,同時產品競爭壓力加大,也增加了開發商的營銷成本,降低開發利潤率。而且目前很多房企雖然在一、二線城市拿地,但其實都是一些郊區用地,此類地區供應量大、需求相對較弱,依然有空城跡象,也就是說很多一、二線城市郊區人口導入情況并沒有預計那么好。在房企搶地、地價助推房價上漲的情況下,一、二線城市房價上漲亦會成為阻滯銷售去化的因素,高房價背后高居住成本以及發展空間收窄的問題,都將成為破壞一線樓市開發盈利性的重要因素。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