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汽車”:誰將立浪潮之巔?
2015/3/25 8:33:14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對于傳統的汽車制造業來說,“互聯網+”拉近了智能駕駛、無人駕駛等理想化未來與現實之間的距離。在大數據的指引與沖擊之下,汽車行業的現有格局將被打破,汽車產業鏈和對于傳統的汽車制造業來說,“互聯網+”拉近了智能駕駛、無人駕駛等理想化未來與現實之間的距離。在大數據的指引與沖擊之下,汽車行業的現有格局將被打破,汽車產業鏈和生態圈必將被優化乃至重構。更高效、更個性化的設計與制造,體系化的銷售與售前售后服務,高度智能化的操作系統,實時交互的車聯網生態,將在未來成為日常形態。
“制定‘互聯網+’行動計劃,推動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與現代制造業結合,促進電子商務、工業互聯網和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引導互聯網企業拓展國際市場。”這段話出現在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以后,“互聯網+”快速成為熱門詞匯。
來自各個行業的專家、領軍人物都在思考,這個“+”加上自己所在行業之后將是怎樣一番宏偉藍圖。作為國民經濟支柱產業的汽車行業也不例外。
北汽集團董事長徐和誼(點擊查看最新人物消息)3月10日對中國工業報記者表示,互聯網企業和汽車制造企業合作、共贏的趨勢已初步顯現。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董揚(點擊查看最新人物消息)則認為,“龐大的智能手機用戶群是我國的獨特優勢,智能網聯汽車有可能成為中國品牌的技術突破點。”
確實,對于傳統的汽車制造業來說,“互聯網+”拉近了智能駕駛、無人駕駛等理想化未來與現實之間的距離。就在兩會接近尾聲之際,國內最大的汽車集團上汽集團與國內最富盛名的互聯網公司阿里巴巴共同宣布,將合資設立10億元的“互聯網汽車基金”,雙方將以資本為紐帶,連接各自優勢資源,共同打造“跑在互聯網上的汽車”(CarontheInternet)。
10億元基金僅僅只是一個開始。未來,它將是一個開放式的資本平臺,吸納更多互聯網汽車參與者。
充滿可能性的沃土
“互聯網+”到底是什么?總理并未在報告中做過多闡釋。來自國家發改委的一份報告解釋,“互聯網+”代表一種新的經濟形態,即充分發揮互聯網在生產要素配置中的優化和集成作用,將互聯網的創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經濟社會各領域之中,提高實體經濟的創新力和生產力,形成更廣泛的以互聯網為基礎設施和實現工具的經濟發展新形態。
自1994年接入國際互聯網以來,中國的互聯網產業在近十多年來席卷了社會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移動智能終端快速普及,線上線下(O2O)應用體系不斷創新,電子商務、互聯網金融、工業互聯網、新舊媒體的融合等都在經濟發展中不斷“破舊立新”。
國家網信辦數據顯示,目前中國已有400萬家網站,13億手機用戶,6億多網民,遙遙領先于其他國家。截至2014年6月份,移動端已成為中國互聯網的第一大入口,預計2015年將有超過40%的中國人使用手機上網。另有第三方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智能手機用戶首次超過5億,2018年將超過7億。
這給未來經濟社會各領域融入互聯網提供了最多的可能性。3月15日,阿里巴巴創始人馬云在漢諾威IT博覽會的演講中表示,“未來的世界,我們將不再由石油驅動,而是由數據驅動;未來的世界,生意將是C2B而不是B2C,用戶改變企業,而不是企業向用戶出售——因為我們將有大量的數據。”
在這些大數據的指引與沖擊之下,汽車行業的現有格局將被打破,汽車產業鏈和生態圈必將被優化乃至重構。更高效、更個性化的設計與制造,體系化的銷售與售前售后服務,高度智能化的操作系統,實時交互的車聯網生態,將在未來成為日常形態。
而這些關節點都將通過高速網絡傳輸。工信部部長苗圩(點擊查看最新人物消息)近日透露,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正在組織研究5G超高速網絡,并計劃將之應用在智能汽車上。
苗圩表示,無人駕駛是未來的發展方向。未來車頂上可能布滿天線,因為只有那樣才能不斷交互。但4G帶寬滿足不了汽車安全性的需要,因此至少需要5G帶寬,才能直接通過云端服務來指揮車輛的操作。
走出概念的神壇
以上汽集團與阿里巴巴的10億元基金、2016年發布新車為起點,互聯網汽車已走出了概念與想像的階段,開始用行動和實踐說話。
汽車銷量第一的汽車集團和中國最大的電子商務平臺、云計算平臺碰撞,將造出怎樣的互聯網汽車?在現階段可能還無跡可尋,甚至有人充滿質疑。
但從長遠看,那一定是超越現有汽車形態的存在,就像智能手機出現之前,多數人不敢想像“手機還可以這樣啊”。
也許,馬云最近的一番話可以作為互聯網汽車的片段式預言:未來的世界,所有的制造商生產的機器,不僅會生產產品,它們必須說話,它們必須思考;機器不會再由石油和電力驅動,機器由數據來支撐。
上汽集團總工程師程驚雷的表述更為明確,互聯網必將成為未來汽車的一個基本屬性,幫助用戶在擁有汽車和享受出行服務時解決“痛點”,創造“甜點”。
“互聯網汽車在改善人與車交流方式的同時,將會向車與車、車與路、車與基礎設施的交流方向邁進。人、車、路和基礎設施的四維交互成為趨勢,這也將為無人駕駛技術的完善打下基礎。”阿里巴巴首席技術官王堅這樣描述互聯網汽車。
更可喜的是,上汽集團和阿里巴巴的合作并不孤獨。北汽與樂視、百度等都在做同樣的探索。
徐和誼在“兩會”期間接受采訪時表示,“這兩年北汽和樂視合作得非常愉快,圍繞造車,雙方的合作目標已經明確,時間表已經出來,不過目前還不宜多說。”但其透露出的核心信息是,雙方要聯手打造中國的新能源汽車。
更有消息稱,樂視將為北汽的新能源汽車提供動力系統、智能操作系統和車聯網系統的核心技術支持,同時樂視還將完全自主研發生產電動汽車。
全國政協委員、百度公司CEO李彥宏也在兩會期間也表示,百度已開始著手研究智能汽車,并正與汽車制造商開展合作。不過他并沒有透露該汽車制造商的名字。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