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盤點中國房價崩盤的四個條件
2015/3/25 8:33:18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中國房價何時會崩盤?這是很多中國人,也包括外國經濟學家所深切關注的命題。近些來年,“崩盤論”一直沒有遠去,其中謝國忠是個典型,喊崩盤已經十余年了。而老楊一直反中國房價何時會崩盤?這是很多中國人,也包括外國經濟學家所深切關注的命題。近些來年,“崩盤論”一直沒有遠去,其中謝國忠是個典型,喊崩盤已經十余年了。而老楊一直反對“崩盤論”。但這并不代表,中國房價永遠不會崩盤。因為全球房價崩盤的案例并不算少。通過研究國際案例,并結合中國國情,總結出以下四點中國房價崩盤的條件。
第一,住宅進入飽和階段。一國或一個地區的住宅市場,都有一個發展過程,或者稱作生命周期。如同一個人,青少年時期,得病易康復;而老年人得病,很可能就倒下了。我把住宅市場的生命周期劃分為三個主要階段:短缺階段、改善階段、飽和階段。如同一個人大概可劃分為:30年歲之前為青少年,30-60為中年,60以上為老年。
住宅短缺階段,人們居住條件差,很多人需要第一次購房。住房飽和階段,人們居住條件比較好了,不需要大量購房了,比如當前的日本,甚至已經過剩。而短缺和飽和之間,是改善階段,很多需要買更好的房子。這就像由窮人到富人之間,還有一個中產;由貧窮到富裕之間,還有一個小康。
這三個階段,可以用人均住房面積、人均臥室間數、戶均住房套數等三個指標來劃分。老楊在此僅說一個指標。1968年,日本戶均住宅1套,之前可稱為短缺階段;其后至80年代中期達到1.1套,可稱為改善階段;其后繼續擴大,2008年達到1.17套,可稱之為飽和階段。
當前,我國城鎮地區戶均住宅套數預計剛剛達到1套(按成套住宅),全國肯定超過1。我國官方并無準確數據,20多年都沒進行住房普查了,這么重要的事一直拖著不做,政府真讓人費解。筆者推算,當前我國城鎮地區剛剛告別住房短缺階段,進入改善階段,類似日本70年代。在住房短缺階段,房價基本不會崩盤,而在飽和階段,可能性較大,當然還得需要具備其他條件。
另外還須提示,住房市場生命周期的階段劃分,表面上是以人均住宅面積、戶均套數等作為指標,但本質上又包括三個基本驅動因素:經濟增速、人口總量與結構變化、城鎮化進程。
住房短缺階段,一般處于經濟高增長、人口紅利擴大、城鎮化率低于70%。住房飽和階段,一般經濟變為低增長、人口紅利消失、城鎮化率高于70%。與歐美日當年的歷史數據相比,當前我國城鎮化率偏低、人口紅利見頂時點偏早、經濟降速正常。綜合來看,三個基本驅動因素,決定當前我國住宅市場處于剛告別短缺階段,已進入改善階段。不具備房價崩盤的基礎。
這是房價崩盤的重要前提。沒有暴漲,也難暴跌。房價年均以10-20%的速度上漲3-5年,就容易產生泡沫,極端情況下一年能上漲50%。比如:1987-1989年的日本、我國臺灣地區,1991-1992年、1996-1997年、2010-2011年的我國香港地區,2004-2006年的美國,1992-1993年的我國海南省。
第二,房價出現泡沫。關于房價泡沫的界定標準,存在較大爭議。一般而言,如果房價持續大漲發生在住房短缺階段,不易產生泡沫,因為需求旺盛,且以自住為主。如果發生在住房飽和階段,則一般以投資需求為主,易產生泡沫。
2004-2005年、2007年、2009-2010年,我國房價漲幅曾超過10%,但由于當時我國尚處于住房短缺階段,所以全國而言基本無泡沫。但1992-1993年全國房價漲幅超20%,且主要發生在海南、北海、珠海等少數地區,且以投資投機需求為主,則可以界定為出現區域性房價泡沫。
近三年我國各地購房者皆以自住需求為主導,投資投機需求大幅退潮。另外,根據易居研究院的數據,2010年以來我國城鎮地區房價收入比不斷降低,2014年只有7.1倍,房價與收入的匹配度越來越高,總體難言有泡沫。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