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1季度北京土地市場遇冷 成交額下滑超三分之一
2015/3/28 8:32:32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根據亞豪機構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北京土地市場成交28宗地,比去年同期減少22宗;土地出讓金預計484.73億元人民幣,同比減少269億元,降幅為35.7根據亞豪機構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北京土地市場成交28宗地,比去年同期減少22宗;土地出讓金預計484.73億元人民幣,同比減少269億元,降幅為35.7%。
北京市國土資源局官方網站顯示,截至目前,北京土地市場共成交27宗地塊,成交金額為464.73億元。第一季度最后一塊地是位于通州區的臺湖鎮地塊,3月27日開標,預計將于3月底成交,成交金額最高為20億元。
北京土地市場在經歷了2013、2014年連續兩年集中供地之后,2015年供地速度明顯放緩,住宅用地表現尤為突出。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北京住宅用地僅成交11宗,比去年同期減少一半;規劃建筑面積208.7萬平方米,同比減少52.4%。
1月份北京土地市場共成交住宅用地7宗,2月份減至3宗,到了3月份更是僅有1宗宅地實現招標出讓,并在競拍出讓過程中,標桿房企表現更加理性,沒有出現激烈搶地的熱潮。
針對土地市場遇冷現象,亞豪機構副總經理任啟鑫分析認為,2014年整體的市場低迷以及地價的高企,使得部分房企對于土地市場“心有余而力不足”。為避免地塊受到冷遇甚至出現流標,國土部門也放緩了推地節奏。
從今年一季度住宅土地成交價格來看,核心區地塊依然受到追捧,但風頭已現回落。年初競拍的位于南三環的亞林西地塊,折合樓面價近每平米5萬元;北五環的東壩地塊折,折合樓面價每平米3.2萬元。
任啟鑫分析稱,2005至2009年的5年時間里,北京五環以內累計供應住宅用地60宗,而2010至2014年的將近五年時間里,五環以內只供應了35宗住宅用地,地處核心區、配套條件優越的住宅地塊供應量減少,必然是開發商爭奪的焦點,也使得這部分土地出讓價格偏高。
有業內人士認為,由于部分高價地塊項目出現了上市步伐放緩、銷售速度緩慢、回報周期緩慢等風險,尤其是在經歷了2014年的樓市銷售低迷之后,一些開發商普遍面臨較大資金壓力,因此購地決策更加謹慎。任啟鑫認為,北京土地市場正在逐漸回歸理性。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