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達國家發展機器人做法對中國機器人產業的啟示分析
2015/3/31 8:32:24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工業機器人的研發、制造和應用是衡量一國科技創新和高端制造水平的重要標志,是“制造業皇冠頂端的明珠”。美、日、德等紛紛把工業機器人納入國家戰略,谷歌、ge等企工業機器人的研發、制造和應用是衡量一國科技創新和高端制造水平的重要標志,是“制造業皇冠頂端的明珠”。美、日、德等紛紛把工業機器人納入國家戰略,谷歌、ge等企業相繼加強工業機器人布局。近年來,我國上海、長沙、深圳等地也通過制定指導意見、實施行動計劃、設立專項資金、建設機器人產業園等方式大力發展工業機器人。工業機器人已成為各國制造業競爭的焦點和我國各地競相發展的熱點。
發達國家發展工業機器人的主要做法
美國:著力搶占智能機器人發展制高點。早在上世紀50年代,美國科學家便提出了工業機器人的概念,并在1962年開發出第一代工業機器人。美國在六七十年代高度重視工業機器人的理論研究,80年代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增加研究經費,鼓勵工業界發展和應用機器人,并開始生產帶有視覺、觸覺的第二代機器人,很快占領了美國60%的機器人市場。21世紀以來,美國又進一步提出,投資28億美元用于開發基于移動互聯技術的第三代智能機器人。目前,美國在視覺、觸覺等方面的智能化技術已非常先進,高智能、高難度的軍用機器人、太空機器人等發展迅速,并應用到了軍事、太空探測等方面。
日本:把先進機器人納入“新經濟增長戰略”。日本號稱“機器人王國”,既是機器人生產大國,也是消費大國,本土裝備量占世界的60%,出口也居世界榜首。日本機器人依靠政府強大的低息貸款、長期租賃、鼓勵中小企業發展和推廣應用機器人等一系列扶植政策,在汽車和電子行業領域培育了絕對的國家競爭優勢。日本在2014年《新經濟增長戰略》中把機器人產業作為本國經濟增長的重要支柱,通過擴大機器人應用領域、設立“實現機器人革命會議”、加快技術研發、出臺放寬限制的政策等,大力促進機器人使用。日本雄心勃勃地制定了到2020年制造業機器人使用量增加2倍、市場規模達到2.85萬億日元的目標。
歐盟:制定機器人“sparc”計劃。2014年6月,歐盟委員會和歐洲機器人協會聯合180家企業及研發機構啟動了民用機器人研發計劃“sparc”,又稱“星火”計劃,重點研發制造、護理、交通、農業、醫療等領域的機器人,目標是將歐洲機器人產業占全球總產值比重由2014年的35%提升到2020年的42%。歐洲各國也高度重視發展機器人產業。德國早在上世紀70年代就強制要求部分有毒、危險等不利人類健康的崗位必須使用機器人,2012年每萬人機器人擁有量達273臺;法國2013年制定了《法國機器人發展計劃》,提出通過政府采購、產學研合作、政府貼息貸款等九大措施促進機器人產業發展;英國2014年發布機器人戰略“ras20120”,投資6.85億美元發展機器人、自助系統(ras)和建設機器人測試中心。
韓國:分階段實施“智能型機器人基本計劃”。韓國機器人產業起步較晚,但目前已躋身機器人強國行列。韓國于1980—1990年代建立了獨立的工業機器人體系,2004年啟動“無所不在的機器人伙伴”項目,2009年提出“第一次智能型機器人基本計劃”,2012年發布《機器人未來戰略展望2022》。近年來,韓國還出臺了一系列扶持機器人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如建設機器人主題公園、舉行機器人比賽、建立行業標準和質量認證體系、建立機器人論壇、組建機器人研究所和區域機器人中心等。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