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1月份廈門原油進口主要特點分析
2015/4/4 8:32:45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據海關統計,今年1月份廈門關區進口原油176萬噸,比去年同期(下同)增加9.2%;價值48.1億元人民幣,下降39.8%;進口平均價格2733元/噸,下跌44據海關統計,今年1月份廈門關區進口原油176萬噸,比去年同期(下同)增加9.2%;價值48.1億元人民幣,下降39.8%;進口平均價格2733元/噸,下跌44.9%。
一、1月份廈門關區原油進口的主要特點
(一)進口量增速放緩,進口平均價格創68個月以來新低。1月份廈門關區進口原油176萬噸,同比增加9.2%,近14個月來增速首次低于10%。受全球持續供應過剩影響,進口平均價格連續5個月下跌,目前僅為2733元/噸,同比大跌44.9%,環比下跌17.4%,創2009年6月份以來新低。
(二)全部以一般貿易方式進口。
(三)國有企業占主導地位,外商投資企業進口減少。1月份,廈門關區國有企業進口原油93.6萬噸,增加46.2%,占同期廈門關區原油進口總量(下同)的53.2%;外商投資企業進口82.4萬噸,減少15.1%,占46.8%。
(四)主要來自沙特阿拉伯,自伊拉克進口倍增。1月份,廈門關區自沙特阿拉伯進口原油96.1萬噸,增加14.6%,占54.6%;自伊拉克進口原油28.3萬噸,增加1.1倍;自安哥拉進口原油28.2萬噸,減少44%;自阿曼進口13.8萬噸,去年同期無進口記錄。
二、近期值得關注的情況
(一)我國原油庫存仍遠低于國際標準。中國石油經濟技術研究院2014年發布的報告顯示,截至2013年底,我國戰略原油儲備能力達到1.41億桶。按我國2013年每天消耗石油139萬噸計算,我國戰略原油儲備只夠使用8.9天,商業原油儲備可用13.8天,全國原油儲備總共約為22.7天。為建立健全多層次石油存儲體系,確保國內石油市場穩定供應,近日,國家發改委就加強和規范原油加工企業商業原油庫存運行管理出臺《關于加強原油加工企業原油庫存運行管理的指導意見》,意見提出建立最低商業原油庫存制度,原油加工企業均應儲存不低于15天設計日均加工量的原油,但加上這次要求企業增加商業儲備,我國原油儲備也只有30天左右,仍遠低于國際能源署設定的90天的安全標準。
(二)中緬石油管道投入試運營。1月底來自中東、北非的石油,開始通過中緬原油管道涌入中國,這條管道南起孟加拉灣,北抵昆明,繞行馬六甲,自設計之初便被賦予了解決“馬六甲困境”的戰略意義,因為該管道提供了中國與中東原油之間的首個陸上入口。到目前為止,中東地區的原油還必須通過油輪穿越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之間的馬六甲海峽,這條航線不僅危險,而且還意味著平均來說從沙特阿拉伯向上海輸送原油需要多出將近兩個星期時間。而在上述管道投入運營以后,原油可在皎漂港卸貨,然后直接被運送到中國。這條新管道每年能輸送1.6億桶原油,也就是每天44萬桶左右,公開資料顯示,新的輸油管道將使中國對馬六甲海峽的依賴降低三分之一。
(三)原油生產國增產,油價反彈困難重重。在2月份的前9個工作日里,國際油價有8天都在上漲,盡管如此,市場對油價的長期走勢并不樂觀,因供需關系仍然是主導國際油價走勢的關鍵因素。1月份,伊拉克日產量攀升至390萬桶,創歷史最高水平;歐佩克“老大”沙特的日產量也在1月份增加了22萬桶至每天972萬桶;俄羅斯石油日產出基本持平在1066萬桶,為歷史最高。不僅如此,沙特銷往亞洲的輕質原油價格,是自2000年6月以來的最大折扣,伊拉克、科威特、伊朗等國也都在爭先恐后地下調出口油價。另外,EIA上月底發布的報告顯示,美國商品原油庫存截至1月23日結束的一周中增加890萬桶,當周美國商品原油庫存總量4.067億桶,創下1924年以來的最高水平。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