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1月份廣東省水海產品出口主要特點分析
2015/4/8 8:32:35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據海關統計,今年1月份,廣東省出口水海產品3.6萬噸,比去年同期(下同)減少11%;價值14億元,下降12%;出口平均價格為每噸3.9萬元,下降1.1%。一、據海關統計,今年1月份,廣東省出口水海產品3.6萬噸,比去年同期(下同)減少11%;價值14億元,下降12%;出口平均價格為每噸3.9萬元,下降1.1%。
一、1月份廣東省水海產品出口的主要特點
(一)出口量回落,出口平均價格低位反彈。1月份,廣東省出口水海產品3.6萬噸,同比下降11%,環比下降31.2%。出口平均價格為每噸3.9萬元,較上年同期微降1.1%,環比微增1.4%。
(二)一般貿易為主要出口方式。1月份,廣東省以一般貿易方式出口水海產品3.5萬噸,同比減少9.5%,占同期廣東省水海產品出口總量(下同)的95.5%;以加工貿易方式出口0.2萬噸,減少30.6%,占4.4%。
(三)美國、香港為主要出口市場。1月份,廣東省對美國出口水海產品1.2萬噸,減少11.1%,占32.6%;對香港出口水海產品0.9萬噸,增加17.8%,占24.7%。
(四)以民營企業出口為主。1月份,廣東省民營企業出口水海產品2.7萬噸,增長1.8%,占73.9%;外商投資企業出口0.8萬噸,減少37.9%,占23.4%;國有企業出口968.6噸,增長25.9%,占2.7%。
(五)凍魚及凍魚片為主要出口品種。1月份,廣東省出口凍魚、凍魚片1萬噸,減少19.2%,占同期廣東省水海產品出口總量的61.9%;出口活魚0.4萬噸,增長29.8%;出口凍蝦仁0.2萬噸,減少11.9%;出口鮮、凍對蝦199.2噸,減少38.7%。
二、當前水海產品出口值得關注的問題及相關建議
(一)國際水產出口市場競爭加劇。全球水產品進出口貿易的市場集中度較高,競爭比較激烈。據越南農業與農村發展部透露,2015年1月份越南水產養殖產量約為18.6萬噸,同比增長1.8%。另據SeafoodSource報道:越南最大的蝦出口企業MinhPhu水產集團股份公司2015年的目標是出口收益達到10億美元。目前,該集團是越南最大的海產品出口商,也是全球最大的蝦類出口企業之一。由于越南出口市場與我國水海產品主要出口市場高度重合且產品較為雷同。加之印尼等國也積極增加水產出口,使我國水海產品出口面臨的國際競爭持續增加。
(二)中國水產缺乏優良種源,制約產業平穩發展。中國的水產規模相當龐大,但中國養殖比較產業化的對蝦,南方規模養殖的羅非魚,都存在著優質種苗匱乏的局面。究其原因,國內缺乏優質親本種源,導致產出的苗種也缺乏質量保證。而且,缺乏優良種源,容易受國外種源限制,不利于我國水產養殖業穩定健康發展。
(三)加速推動羅非魚認證制度。近年來,在水產品出口領域,各種認證得到了實施和推廣,國外銷售商和消費者越來越認可這些認證企業或產品。據Intrafish報道:根據2014有鰭魚類歐盟水產品進出口暨加工協會研究報告表明,羅非魚在歐洲市場的銷售會有小幅增長。業內人士認為,ASC認證羅非魚在歐洲市場具有很大的銷售潛力。從去年開始,越南ASC認證羅非魚在歐洲市場的銷售異常活躍,預計今年越南ASC認證羅非魚在歐洲市場的銷售會有進一步增長。隨著各國對食品安全的監管越來越嚴格,中國水產養殖企業應順應市場變化,加速推進羅非魚認證。
(四)國際合作為中國水產養殖行業帶來發展機遇。據Intrafish報道:持續漁業伙伴組織宣布將在印尼、中國和泰國計劃開展“養殖改良項目”,在中國進行羅非魚養殖實地培訓,提高水產養殖管理水平、改進水質、降低疾病爆發率。目前,持續漁業伙伴組織已在印尼與10000個農民建立了聯系,未來將在中國與2000多個小規模農場主建立關系,為中國水產養殖行業帶來發展機遇。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