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油價下跌影響重大 或推動民航體制變革
2015/4/14 8:32:51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先是年初春秋航空成功上市并受資本市場熱捧,股價由發行價18.16元/股一路上漲至4月9日的99.61元/股,上漲4倍多。隨后從3月10日開始短短10天時間,南隨著股市走高,航空股也開始輪流發力。
先是年初春秋航空成功上市并受資本市場熱捧,股價由發行價18.16元/股一路上漲至4月9日的99.61元/股,上漲4倍多。隨后從3月10日開始短短10天時間,南方航空從4.97元/股的開盤價連拉5個漲停板,一路上漲至7.87元/股,上漲幅度高達58%;東方航空從5.28元/股漲至7.02元/股,上漲幅度為33%;海南航空也連續兩天漲停,從3.14元/股上揚至4.19元/股,漲幅33%;中國國航同樣從7.36元/股上漲至9.37元/股,上漲幅度達27%。10天內,航空股們集體增長25%以上,這一輪行情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航油價格的大幅下跌。
為什么航空股對油價變化如此敏感?
目前我國航空公司的燃油成本約占成本總額的40%左右,宏觀經濟、油價、匯率、天氣狀況可謂是影響民航業發展的四大因素,其中油價的波動性最強,影響也最為直接。以國航為例,2014年燃油成本345億元,占其成本總額的39%,不僅是最大的成本支出,而且燃油成本金額甚至高于人工成本、飛機發動機折舊、維修等成本支出之和,航油價格對航空公司業績的影響可見一斑。
正是因為航油價格“牽一發而動全身”,其近期價格的劇變自然也引起了整個行業的關注。從2009年4月開始,油價一路穩步爬坡,至2011年8月達到8024元/噸的峰頂,16個月漲幅達111%,而后一直維持在高位運行。
而后,上海、北京、廣東、海南等地相繼開始營業稅改增值稅試點,在新政策下航空公司航油采購繳納的增值稅可折扣銷項稅款,使航空公司在油價穩定不變的情況下,每噸航油成本降至6500元左右。但需注意的是,營改增過程中油價的變化只是“紙上富貴”,基本不影響航空公司的利潤。不過2014年9月,航油價格突然出現“斷崖式”下跌,由6474元/噸迅速跌落至3685元/噸,5個月內跌幅達43%,使油價重回“三”時代。
油價的下跌對于航空公司影響重大。首先,它意味著成本削減,航空公司業績得以“火箭式”上漲。隨著我國躍居為民航第二大國,航油消耗量也水漲船高。2014 年我國航油消耗2252萬噸,是8年前的2.3倍。如按油價從2014年9月至2015年2月共下降2786元/噸計算,僅油價下跌,全年便可為全行業降低成本627億元。而可供對比的是,2014年行業利潤也才僅僅175億元!
其次,燃油附加費降低為零,加速了“民航大眾化”進程。筆者分析了近十年民航宏觀數據,發現行業客運量增速與燃油附加費大體上呈現弱相關。如2007年10 月燃油附加費從50元、80元分別上調至80元、150元的最高位時,市場需求急劇下滑,客運量增速從16%下跌至12%的負增長。盡管當時的經濟危機是 主要影響因素,但不能否認,燃油附加費大幅變化的影響也不容忽視。再舉一個例子,2009年12月燃油附加費大幅下調至20元、40元,次月又再次停止征 收,使行業客運迅速反彈,增速也由-12%一路上揚至“創紀錄”的42%。因此油價下降得以讓燃油附加費免(減)收,旅客多坐飛機,航空公司享受成本下降 和客運增長的雙重好處。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